烏龜形象策劃6(2 / 3)

至於瘸子還有他的手下,此後一直沒有出現過,有人說,他們東窗事發進了監獄,也有人說,宋廣大把他們安排到了在外地開的一家工廠裏做工人,無論哪種說法成立,事實就是,這座城市此後很多年都沒有發生過綁架案。

誠信沒有錯

張德是一個服裝商販,平日以誠待客,童叟無欺,在同行還有客戶中口碑一直不錯。這天,他去路邊電話亭打了一個長途,打完一扭頭,不禁吃了一驚,放在電動車前欄裏的手提包不見了,張德意識到,包被人家順手牽羊了。

手提包裏邊錢倒是不多,隻有400元,可是裏邊卻又不少重要的單據,如果這些東西丟失,就會造成幾萬元的損失,張德著了急,馬上就去附近的派出所報了案。

第二天一早,派出所的民警就打來電話,說已經在車站逮住了犯罪嫌疑人,張德馬上就去了派出所。在那裏,張德見到了自己的包還有犯罪嫌疑人,張德查看了包,裏邊東西一樣沒少,再看犯罪嫌疑人,是一個又矮又瘦的青年人,頭發雜亂,麵黃肌瘦,看起來像營養不良的樣子,聽見張德前來,青年人將頭抬起來看了他一眼,馬上又低了下去,那模樣就像一隻受了驚嚇的小鹿。

不知怎麼的,張德原先對偷包賊恨得牙齒癢癢的,恨不得抓住後打他一頓解恨,可是見到了這個年輕人之後,卻一點也恨不起來,反而有一些可憐他,他心裏想:這小夥子一臉老實相,看起來不像是慣犯,說不定是遇到了難事才出此下策。

想到這,張德對民警說:“同誌,實在對不起,昨天晚上我才想起,我的包其實是騎車時不小心掉了,才被這個青年撿到,所以他並不是小偷……”民警氣呼呼地說:“你這人怎麼搞的?你這不是報假案嗎,讓我們差一點冤枉了人……”民警如此說了一大通,張德連連道歉,民警才表示不深究了,讓張德和青年人登記了一下,就放行了。

走到一個僻靜處,青年人撲通一聲就給張德跪下了,張德一邊說著:“你這是幹什麼?”一邊上前去扶他,青年人不肯起來,他流著眼淚說:“謝謝大哥剛才救了我,不然我這輩子就毀了。”張德正色說:“我是看你像是初犯,才放過你的,現在你把實話告訴我,年紀輕輕的,為什麼要幹這等雞鳴狗盜之事?”

原來,青年人叫李明,家在山東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年前,一個老鄉約他前來此地做生意,說一定能發大財,來到這裏李明才知道,原來他們幹的是傳銷,李明知道這是個火坑,就想回家,可是傳銷頭目怕李明泄密,派專人把李明看了起來,不許李明外出,後來李明找了個機會逃了出來,但是他身無分文,在此地有舉目無親,找不到活幹,隻好到處扒垃圾箱撿破爛,想湊足路費,但是談何容易,撿破爛賣的錢連吃飯都保證不了,更別說是靠此積攢幾百元的路費。這天,李明正在翻一個垃圾桶時,看見張德停下電動車打電話,而包還在車上,就動了盜竊的念頭,於是將張德的包給順了,沒想到剛去車站準備買張車票回家,就被巡警給抓了。

張德聽罷很是同情,先領著李明去飯店吃了頓飽飯,然後拿出400元錢,說:“小李,別在流浪了,買張火車票回家吧!”李明熱淚盈眶,緊緊攥住張德的手說不出話來,張德見狀說:“小李,我這不是施舍你,而是暫時借給你的,到時候你還要還我呀!”李明說:“要不是張大哥,我說不定就在這座城市淪為乞丐了,您放心,回到家之後,我就馬上把錢給您彙過來!”

張德回到攤點,把這件事對身邊的同行講了,同行都笑他癡,說李明肯定是一個騙子,現在說不定他正偷笑呢,張德說:“你們不要把人都說的那麼陰暗,我看那個小夥子一定不會說謊的,我相信他到時候一定會把錢還給我!”同行們都恥笑起來,說他癡人說夢。

眨眼間,兩年過去了,這天,張德家的房門被敲響了,張德打開門一看,門前站著一個西裝革履、手提一個旅行包的小夥子,張德問:“你是誰?要找誰?”小夥子說:“張大哥,你忘了,我是李明呀!”張德仔細看去,此刻那小夥子雖然容光煥發,也微微有些發福,但是從眉眼上還可以看出,確實就是那個李明,張德忙將李明迎進屋內。

在沙發上坐定之後,李明先掏出400元錢,遞給張德說:“這是張大哥那年借給我的400元救命錢!”然後他將旅行包打開,說:“這是我小廠的產品,特地帶來請大哥嚐嚐!”張德問起李明的情況,才知端倪。

原來,李明回到家後,就想給張德寄錢,但是這時才想起,他當時並沒有問並沒有的地址,沒有辦法,他隻得先安下心來,在一家果脯廠找了個質檢員的工作,後來這家果脯廠已經經營不善,頻臨關門,李明就借錢將它盤下來,用心經營,慢慢地,廠子走向了正規,開始盈利。

李明動情的說:“當時要不是張大哥的信任,我李明就不可能有今天,你對我有再造之恩!”

張德說:“其實要說起感謝,現在我要謝謝你!”看著李明不解的樣子,張德說了下麵一番話。

原來,這兩年來,張德過得很不順利,先是妻子跟張德的一個生意夥伴通奸,被張德發現後,離了婚;後來,他的一個同學向他借錢做生意,因為是發小,張德就將十幾萬元借給了他,連個借條都沒讓他打,不成想後來這人竟然賴賬不還,因為沒有證據,張德隻得啞巴吃黃連……再加上之前自己把李明當好人,但是他卻辜負了自己,一直沒有還錢,重重打擊之下,張德對人與人之間的誠信有了疑惑,為此他很苦惱,甚至想到了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