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形象策劃12(3 / 3)

楊慶的身體真的好了起來,就在這年他過六十大壽的時候,海曲城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當今萬歲光緒爺聽說了楊家賑災的善舉,龍顏大悅,特派欽差前去海曲縣,將一塊“德堪天厚”的金字匾額送到了楊府;二是“仁德”米行的老板劉仁義因為借國難發財,被抄家後押進大牢等候秋後處斬,海曲縣原縣令被查出與奸商勾結,貪汙腐化,魚肉鄉裏,也被摘掉了頂戴,鞭撻兩百後發配三千裏之外,光緒爺還特賜當時隻是個秀才的楊仙入仕,做了海曲縣的縣令。

檢驗官的絕招

據說宋朝末年,我國就與世界上一些國家開始海上貿易。上海最早的貿易港口之一,叫立鎮於縣(奉賢縣),受鬆江府管轄,通過海道進出口的貨物已達數百種,其中出口最多的是早已聞名海外的中國瓷器,進口最多的就是當時稱為花番布的印花洋布。鬆江府還設置了一個檢驗進出口貨物的官員,叫市舶官。

第一任市舶官走馬上任就麵臨著一個棘手問題,使他寢食難安.

原來,當時有一個最大洋商,名叫愛提斯,是個狡詐之徒.那時漂洋過海全是木船,千裏迢迢,難免遇到風浪,船要進水,而布一旦進了水就要發脆.愛提斯欺中國沒有檢測儀器,每逢船艙進水,就在未到達上海之前,停在沿海的隱蔽島嶼上,雇人將受潮的洋布曬幹整理,然後再進港.對這種布,單靠肉眼根本無法分辨,隻能照數收下.

我國出口的瓷器,盡管用稻草紮,竹簍裝,可是經過長途跋涉、海上顛簸,到了國外還是破碎嚴重,剔除破碎不算,因交貨數量不足,還要罰款。

市舶官看著白花花的銀子流入洋人的口袋裏,心痛呀!他覺得上有負朝廷下對不起商人、百姓,弄得茶飯無心,終日苦苦思索。他想呀,想呀,忽然臉上現出了笑容。

過了不多時,那個愛提斯又運了大批洋布到達港口。市舶官知道其中又混進了不少受海水浸過的布,但他不動聲色,立即發出請貼,在知府大堂歡宴中外布商。

應邀的中外布商來到燈火輝煌的知府大堂。待賓主坐定後,市舶官下令上菜。但端上來的,既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熊掌鳳肝,而是每人麵前放一隻潔白的空瓷碗。大家正在納悶,隻見市舶官叫人取出一匹洋布,先請赴宴商客驗明布上印記,然後當場將布剪成豆腐幹大小,

在每個人盆中放上幾塊。待放好後,市舶官拱手說道:“今天沒有什麼菜肴招待諸位,就請嚐嚐愛提斯先生進口的洋布。”說完從盆裏取出一塊布放在口中嚼了起來。眾商人不得不跟著放在口中咀嚼起來。原來市舶官是當眾檢驗洋布。

一會,市舶官問大家:“味道怎樣?”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滿口鹹味!”隻有愛提斯說他嚐不出什麼味道來,市舶官說:“那好!”又當眾命人抬出一口大鍋,放在熊熊火爐上,注入青水,然後把剛才那塊布剪下一塊在鍋中煮了一會,取出布匹;接著又命人在每人席前送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豆漿。市舶官先讓眾人嚐豆漿,淡而無味;在命人將鍋中煮布的水舀在每個人的豆漿裏,那碗中的豆漿頓時凝成豆花。市舶官問愛提斯:“愛提斯先生,你還有何話說?”愛提斯一臉尷尬,隻得當眾承認部分布匹確實被海水泡過,同意退貨賠償。

市舶官雖然初戰告捷,但是又想到“點鹵凝漿”的辦法隻能檢驗是否受海水浸蝕,如果船隻在長江口遇上風浪,就難檢驗了。他想來想去,想不出個好辦法,就到各個船上實地考察。一天他在一艘船上撿到一粒綠豆,頓時心裏一動,喜上眉梢,立即把綠豆放進袖內。回府後,他再次召集各洋商,向他們宣布說:“今後凡進口洋布,必須同時進口質量幹燥之綠豆,而且在裝載時必須一行布匹,一行綠豆,船抵港後,先驗倉,後起貨,否則布匹一律拒收。”洋商們一聽這個怪規定,迷惑不解。愛提斯不覺肚中暗暗發笑:你中國人用的什麼妙計,還能瞞得了我?上次失著,算讓你占了便宜,嘿,以後休想!

很快到了來年九月十五日,愛提斯的貨船又到了。市舶官親臨船艙檢驗,果然按官府要求,一行洋布,一行綠豆,裝得整整齊齊。於是市舶官同意啟艙,並約定仍在知府大堂相驗。

到檢驗那天,知府大堂內中外商人雲集;大堂外麵還來了不少看熱鬧的老百姓。待人員到齊,市舶官登堂問道:“愛提斯先生,你這次貨船可曾進水?”愛提斯在胸前劃了個十字,說:“靠上帝保佑,這次風平浪靜,船艙滴水未進!”市舶官又問:“別人的船都是八月底進港,你為何九月十五才到?”愛提斯說:“因裝貨遲了幾天船,故到得比較晚了一些!”這時,市舶官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說:“你不是說這次途中風平浪靜嗎?我們中國有句諺語,叫‘三月三,九月九,行人莫從江邊走’。今年的九月初九日,長江口風浪特別大,你的船在哪裏?這一問,愛提斯頓時張口結舌。

這時,市舶官叫衙役抬出一麻袋綠豆,先請愛提斯驗明封口和印記,然後當眾倒出,其中有一些已經發芽。市舶官撿出最長的一個芽,說:“根據這根豆芽推測,正是九月初九日進的水,你將進水布匹做了手腳,所以別人的船都在重陽之前到達,唯有你耽擱到月半才到。”愛提斯不由心中納悶,上次市舶官提出裝船要一行布匹,一行綠豆,他就猜透市舶官想用綠豆見水要發芽,來檢驗布匹是否受潮。這次裝來的綠豆他全經蒸過曬幹,怎麼會發芽呢?於是要求在抽驗一包,但還是發現有少數發芽。他懊悔沒把綠豆蒸透,但又不能明說,隻得乖乖地折價賠款.

愛提斯兩次耍奸,均被拆穿,心說:我來一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於是向市舶官提出:從嚴檢驗布匹,理所當然,但你們出口瓷器也要加倍檢驗,如果到了大洋彼岸,以碎次充好,也要加倍罰款。市舶官滿口應允。

愛提斯把一船瓷器運回本國後,也大張旗鼓地邀請各國商人一起檢驗,還特地請了一班樂隊,大吹大擂,企圖報“綠豆芽”之仇。誰知檢驗下來,不要說瓷盆,就是碟子都沒碎一隻,氣得愛提斯差一點當場昏厥。

咋回事呢?原來市舶官早就料到愛提斯會在瓷器上做文章,因此在瓷器裝船之前,除了按原樣包裝外,還命人在縫隙處放進綠豆,然後撒上少許清水,將蓋子蓋上,包裝得和以前一模一樣.這樣,在運輸途中,綠豆緩緩發芽,而綠豆芽又無孔不入,幾乎將所有縫隙處全部填滿,任憑途中風浪顛簸,瓷器有了這樣軟硬適中的綠豆芽保護,自然安全無損.

從此,市舶官巧用綠豆芽檢驗洋布、保護出口瓷器的絕招名揚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