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遍地寶藏(2 / 2)

宣化是戰國紅的一個重要產地,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這裏出產的戰國紅被稱為上穀戰國紅,常年有寶石愛好者前來購買或者觀賞戰國紅。

趙山河當初在宣化二五七醫院當實習醫生的時候,不止一次跟隨同事到洋河南戰國紅市場。知道宣化的戰國紅有幾大產地,滴水崖、斜背坡、武家溝、呂家梁這四個地方都是宣化戰國紅最好的產地。

既然已經知道了戰國紅的產地,趙山河自然有信心帶著手下的弟兄在回京城之前大賺特賺一筆。

趙山河不但想起來宣府以南戰國紅的產地,還想起來了宣府地界上另外一處寶藏。在後世宣化城以西有一個名叫下八裏的地方,這個地方在柳川河與洋河交界位置,當初大明朝的不敗猛將常遇春曾經在這裏與蒙古人鏖戰,最終收複了燕雲十六州,蒙古人退回蒙古高原。

就在這個常遇春與蒙古人激戰的地方,有一處古墓群,是“張世卿墓”,是新中國成立之後,1972年才被發現的寶藏。這裏出土文物極多,而且還有數百平方米的遼代壁畫。

這個古墓中的這些東西可都是無價之寶,從裏麵隨便弄點什麼出來,都夠趙山河與手下這些弟兄什麼都不幹地混吃等死一輩子了。

“劉栓,這兩個人是做什麼?”趙山河發現了苟立剛與史大龍的存在,開口詢問著劉栓,畢竟這裏是他們藏身之處,突然出現了兩個外人,為了這裏不暴露,趙山河也要詢問一下。

“回大人,這兩個人是這一次的肥羊。這個大高個叫苟立剛,那個小矬子叫史大龍。”劉栓說道這兩個人,又開始在眾人麵前刷存在感,他詳細地講述了這兩個人逃跑時候的情景,著重講述自己是如何追上比“狸貓”都靈活的史大龍的事情,說道最後,劉栓來到史大龍身邊,狠狠地在他的腰眼上又踹了一腳,口中罵罵咧咧著:“史大龍?我看就是史大蟲,龍是天上飛的,這家夥簡直就是一個地老鼠,要不是老子對大山特別熟悉,沒準就讓這家夥逃掉了。”

趙山河聽著劉栓的話,來到苟立剛麵前,打量著他說道:“說說吧,你們兩個人究竟是什麼身份?不要想騙本將軍,本將軍可不是這些殺才,不好糊弄。”

“將軍,草民是苟立剛,家住涿鹿縣,幾年前開始在宣府與蒙古之間倒騰貨物掙點小錢,因為草民沒啥本錢孝敬宣府的軍爺,所以這麼多年來出入宣府從來不敢走官道,都是翻山越嶺,每次倒騰的東西也都不多,勉強有些盈利。史大龍是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幹的摸金校尉的買賣,前階段找到我,讓我給他帶路,他想看看宣府附近有沒有什麼值錢的古墓。結果這一次我們在滴水岩找到了您說的戰國紅。正準備去張北賣給人傻錢多的韃子賺一筆錢,結果就被您的衛隊長給抓了。”苟立剛看著趙山河,感覺到無形的壓力,竹筒倒豆子一般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講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