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太子先皇嫡子的身份與其他人不同,隻要他沒登基,他的存在對新皇就是種威脅。
大阿哥現在肯好吃好喝地把他供在家裏,已經算是很講義氣了,他想出逃,就必須計劃周密,而且走了不能再回來。
太子不敢確定,如果自己什麼都不是,太子妃是不是還願意跟著自己走,他得試探試探。
新進門的秀女,也成了他試探的工具,如果拋開太子或者親王的身份,太子妃心裏還有自己,他不介意帶她走。
瑞親王府發生的事,胤礽一直是知道的,自從知道太子有了“逃亡”的念頭,他就暗中開始助他。
武安三年初,瑞親王病重,皇上連遣太醫上門,終是不治,皇上下旨厚葬,諡號“恭”。
瑞恭親王去世不到兩月,福晉也病倒了,皇後遣人看了說是“心病須得心藥治”,不再多問。
半個月後,瑞親王福晉病故,皇上下旨與瑞親王合葬,又將其嫡長女接進宮,收為養女,即五公主。
五公主進宮當天,就邁著小短腿兒去了乾東二所找弘皙。
“哥哥,阿瑪、額娘不要哈宜呼了,我們隻能相依為命了。”五公主說著壓低聲音,貼到弘皙耳邊道:“阿瑪和額娘坐船出海了,說要很多年以後才會回來……”其他人知不知道無所謂,弘皙和哈宜呼,胤禔是不打算瞞著的。
“沒關係,等我們長大了,就能去找阿瑪和額娘了。”弘皙摸摸妹妹的腦袋,臉上的神情,全無孩子的天真。
“我們這麼做,是不是有點過分?”就算知道胤礽不會虧待兩個孩子,胤禔在船起錨的時候,還是有點負罪感。
“難道你要帶著他們出海?”海上風高浪險,他們在中原待不下去,是必須走,可孩子們,卻是沒有必要冒險的。
就是不知道胤礽和弘皙的特殊關係,太子也認為他們的離開對幾個孩子是好事,沒有他這個頂著前太子頭銜的阿瑪,繼承郡王位置的弘皙就隻是個普通宗室,大阿哥對他,不會再有猜疑,至於女兒,就更不用擔心了。
“唉……”胤禔歎氣,出海的計劃雖是早就有的,可是海的那邊到底是什麼,他們都沒見過,先探探路,也是好的。
“你就別歎氣了,爺本來都不想帶你走的。”因為他一直拿不準,太子妃到底更想跟他走,還是想留下陪著兒子。
“你敢!”胤禔沒有告訴太子,如果不是他和胤礽的“革命友誼”,他們的出逃,絕不可能如此順利。
縱是如此,大阿哥對他們的行動,也不是一無所知,不過他沒有反對,反正這對他也不是壞事。
解決了前太子的事情,大阿哥回頭開始嫁女兒,先是二公主,封了固倫端寧公主,嫁給喀爾喀台吉策淩。
其實,以大阿哥和胤礽的意思,妮妮的額駙是該在京城找的,不想二公主自己向往草原,親自挑了個蒙古額駙。
更讓胤礽抓狂的是,這個策淩,上輩子本來是他妹夫的,現在居然成女婿了,好在人品確實不壞,他也隻得認了。
武安三年底,固倫端寧公主風光大嫁,貨真價實的“十裏紅妝”擺出去,震撼了許多人。
前麵兩個孫女都撫了蒙古,惠妃對胤礽不放心,堅持三公主和四公主的女婿要她來選,而且就在八旗子弟裏麵選。
大阿哥拗不過她,也知道兩個小女兒性格乖巧,不像姐姐們膽大妄為,自然也就允了。
從此,四九城內兵荒馬亂,直到固倫嘉寧公主和固倫純寧公主嫁人,才稍微安穩下來。
故事到了這裏,如果不發生意外,後麵的內容就可以腦補了。
大阿哥繼續當皇上,胤礽繼續當皇後,繼續嫁女兒,抱外孫,然後娶兒媳婦,抱孫子……
太子和胤禔遠走海外,也許不複曾經的富貴、權勢,但是兩人的感情,卻比過去好了許多……
然而,老天爺是不甘寂寞的,他能把胤禔和胤礽的靈魂到對方福晉身上,也就能把他們弄回來……
武安七年的某天,胤礽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不在坤寧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