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在日常工作中總是聽到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很枯燥無味,又很平凡,待遇也不好,比起誰誰來差多了,可是你有沒有好好想一想,到底是什麼讓自己的處境變得如此?是機遇,是運氣嗎?殊不知待遇的好壞與人的能力往往成正比,懷才不遇的人也多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要人發掘你,重視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你不把自己變成一顆金子,叫人如何識別出你,往往埋怨沮喪隻能說明你自己的無能。在無法改變環境的情況下,把眼前的事做好就是你最大的成功,滿腔熱忱地做好每一件事,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呢?現在他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裏!我們又何嚐不是這樣。
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裏了。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麵牆,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隻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牆上的銘牌上寫著:“生活是自己創造的。”有一個三隻鍾的故事總能給我啟迪。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鍾放在了兩隻舊鍾當中,兩隻舊鍾“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其中一隻舊鍾對小鍾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後,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萬次。”小鍾吃驚不已。“要我做這麼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
另一隻舊鍾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隻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鍾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小鍾很輕鬆地每秒鍾“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三千二百萬次。每個人都希望夢想成真,成功卻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讓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放棄努力。其實,我們不必想以後的事,一年、甚至一月之後的事,隻要想著今天我要做些什麼,明天我該做些什麼,然後努力去完成,就像那隻鍾一樣,每秒“滴答”擺一下,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