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表現出足夠的敬業精神(1 / 1)

任何上司都喜歡自己的員工對工作兢兢業業,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具有敬業精神,可是現實生活中卻有許多人沒有敬業精神。其實,具有敬業精神對自身的事業發展影響深遠:一方麵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為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麵可以使上司滿意,給他留下好印象,以便自己以後有被重用的機會。

如果缺乏敬業精神,整天懶懶散散、拖拖拉拉,這隻會加深上司對你的不滿,有百害而無一利。

具體說來,下述4種做法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敬業精神。

1.對工作要有“三心”

所謂的“三心”就是耐心、恒心和決心。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工作中要做到不計較個人得失,勇於吃苦耐勞,踏實肯幹。不可隻憑一時的熱情、三分鍾的熱度來工作,也不能在情緒低落時,就馬馬虎虎、應付了事。上司認為有這種表現的員工是靠不住的。當上司吩咐你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到底,絕不可中途打“退堂鼓”,再苦再累都要盡心盡力把它完成,這樣你就會在上司心中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2.要學會巧幹

工作是要講求效率的,雖然有時你在工作中踏實苦幹,但是本來需要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你卻幹了3個小時甚至更多,這同樣也不會讓上司對你有好感。對於工作,上司往往不看重你撒了多少次網,關鍵是注重你的網中有沒有魚,有多少魚。因此,對工作不僅要苦幹還要學會巧幹。有很多人看起來工作很認真,每天都在兢兢業業、埋頭苦幹,但忙忙碌碌的就是沒幹出多少成績。這種員工不僅得不到上司的好感,反而會使上司和同事瞧不起。我們提倡勤勤懇懇工作的敬業精神,但並不是不注重工作的效率和方法。苦幹是上司喜歡看到的,但上司更喜歡巧幹、高效率的員工。

3.要學會說話說話每個人都會,而這裏的學會說話是指作為員工的你在埋頭苦幹的同時,不要像個“悶葫蘆”一樣一言不發。因為現在這種類型的人在社會上是吃不開的。所以,不但要會幹,還要會說,要采取巧妙的方法讓上司感到你在背後付出的努力和艱辛,也讓上司感到你的確是一個勤奮敬業的好員工。

4.要多請示彙報多請示彙報並不是說讓你事無巨細一切都向上級彙報,那就有點教條和死板了,而且會讓上司認為你沒有能力,任何事都處理不了,久而久之他也不會信賴你了。這裏所說的多請示彙報是指在工作中的關鍵地方多向上司請示彙報,這不僅是你主動爭取表現自己的好辦法,也是你能順利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證。因此,聰明的員工總善於在關鍵處向上司請示,征求上司的意見和看法,把上司的想法融入到工作中去。

5.掌握“關鍵之處”這些關鍵的地方包括關鍵事情、關鍵地方、關鍵時刻、關鍵原因、關鍵方式。隻有恰如其分地掌握了這五個問題,才能恰到好處地請示上司。關鍵事情通常是指在上司親自主管的領域內,需要上司做出決定的、影響麵大的、涉及利益關係的事情。遇到這類事情時,就需要及時地向上司請示,而不可擅做主張。

關鍵地方是指對事情的解決具有至關重要的環節,而且該環節又是上司所擅長的領域,就要多向上司請示,多征求上司的意見。對工作的進程要及時向上司彙報,使上司能夠對全局有一個全麵的了解。

關鍵時刻是指在向上司請示工作時,要掌握時機,不要不看火候就貿然請示,而要把握請示的最佳時機,該請示的時刻不要懈怠,不該請示的時候等待機會,以免撞到槍口上自找倒黴。

關鍵原因其實也就是向上司請教的理由和選擇的問題,就是需要向上司請示的問題,必須是應該請示的,不要無論大小事情都向上司請示。在請示前要認真琢磨請示的原因,要能夠引起上司的注意,使上司感到事情的重要性,以便讓他慎重考慮,及時解決。

至於關鍵方式,我們知道,在做事情的時候采取的方式不同,最後所取得的效果也就不同。同樣,向上司提建議也不例外。因此,你在向上司請示時,一定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選擇靈活機動的請示方式,以取得較好的請示效果。

心理學點撥

敬業,確實是一種境界。當一個人迷上一件事的時候,就容易全身投入,對某種活動或專業的喜好和癡迷也會逐漸形成習慣性的常規。表現在行動中,融化在意識裏,敬業便成了一種自然狀態,無須刻意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