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捷報頻傳(2 / 2)

“臣,臣不是這個意思,臣……”老者緊張地直哆嗦,忙不迭地想為自己辯解道。

“行了。”李朝華一揮手打斷了老者的言語,高聲叫道:“張將軍何在?”

“臣在。”一個身披鎧甲的威武漢子列眾而出。

“準你率領十萬大軍,前去北疆剿滅逆賊,如若失敗,就提頭來見朕吧。”李朝華隨手甩過了早就準備好的半截虎符。

張將軍顧上擦掉脖子上悄悄流下的汗珠,恭恭敬敬地撿起了腳邊的半截虎符,雙手高捧舉過頭頂。

“臣遵旨。”

“對了,劉大人。”李朝華旋即將目光放在了顫巍巍的劉大人的身上,接著說,“朕見你年歲已高,連賊黨叛逆都分不清楚了,還是辭了尚書的位置,安安心心回家養老去吧。”

“陛下,陛下開恩啊,老臣知錯了,老臣知錯了,求陛下開恩啊。”

李朝華站起身來,無視在堂下磕頭討饒的大臣,宣布道:“退朝。”

“吾皇萬歲,萬萬歲。”堂下的眾臣高呼,聲音響徹整個殿堂。

夜涼如水。

孟逸真端著一碗剛熬好的銀耳蓮子粥走向了最為高大的那一間營帳。

瀾國十萬大軍即將進攻被北疆的消息不脛而走,領軍的更是赫赫有名的瀾國大將張將軍,北疆四城無險可守,雖說軍隊逐漸建立了起來,但是人數和瀾國的十萬大軍終歸是差距太遠。

沒有一個人看好北疆,就算是以戰鬥力著稱的鎮魂軍,在龐大的人數優勢麵前也顯得是那樣的無能為力。

“喝碗粥,休息一下吧。”孟逸真看著桌前一直在處理軍務的李孝川,心中疼惜不已。

“沒有事的,逸真。”一身戎裝的李孝川安慰著說,隨手放下了手中一份剛剛由前線的探子傳回來的最新戰報,旋即說道:“別人都以為瀾國的十萬大軍是無敵之師,可在我李孝川看來,並非是沒有獲勝的機會。”李孝川神色沒有半點對即將到達的大軍的擔憂,反而信心滿滿。

“戰爭並不是比拚哪一方人多,哪一方就贏的事,如果有那麼簡單,雙方站在一起比比人多人少不就行,。戰爭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天時、地利、人和都是能夠左右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更何況,對於瀾國的軍隊,沒有人會比我更加熟悉。”

這樣的勝仗他們不是沒有打過,更何況如今的北疆,雖然看上去隻不過是攻下了幾座城池,和整個瀾國比起來簡直是鳳毛麟角,然隻有自己知道,自己現在的羽翼已經豐滿了起來。

孟逸真點點頭,熟讀兵書她同樣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戰場的情況瞬息萬變,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能真正預料到最後的結局。

叮囑完李孝川要早點休息後,她並沒有直接回到自己的住所,而是換上一身幹練的打扮,轉身朝著一處早就打聽好了密林出走去。

就算是李孝川有擊敗敵軍的信心,她也要為這必須取勝的戰鬥,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來勢洶洶的瀾國大軍很快就遭受了鎮魂軍的迎頭痛擊,熟悉瀾國作戰方式的李孝川在瀾國十萬大軍的行軍路上不斷設伏,利用大軍經過峽穀的間隙,早就埋伏在山崖兩側的鎮魂軍扔下滾石檑木,從中斷把大軍截成了兩半,令其首尾得不到兼顧,被迫分散的瀾國大軍無奈之下隻好分兵多路,繼續完成進攻北疆的任務。

這反而中了李孝川的計謀,當大軍整合在一起的時候,他手中鎮魂軍如若前去進攻,無異於以卵擊石。

但當瀾國大軍分兵幾路之後,瀾國大軍最為顯著的人數優勢,一下子就被削弱了很多。在人數相當的情況下,鎮魂軍人人驍勇善戰的優勢一下子就凸顯了出來,再加上鎮魂軍是本土作戰,有著瀾國軍隊所沒有的地形優勢,在李孝川的帶領下更是神出鬼沒。

往往在瀾國軍隊行軍半道上殺出來,抑或是趁著瀾國軍隊熟睡的傍晚,突然發動襲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瀾國軍隊,出來繳械投降再無他途。

和連續告捷,氣勢高漲的鎮魂軍而言,瀾國軍隊的營帳中愁雲慘淡,接連不斷的噩耗從探子手中傳來,氣得張將軍當眾斬首了好幾位戰敗逃回來的將領,血淋淋的鍘刀彰顯著李將軍心中的憤怒以及獲勝的決心。

要知道,如果這場戰爭失敗的話,別的將領最多隻是被貶職,但在朝堂上答應過女帝的他來說,那是可要丟掉腦袋的大罪過。

他怎麼都弄不明白,自己軍隊的行軍路線會被敵人摸得一清二楚,他不是沒懷疑過有敵人奸細的可能,為此他還秘密召集將領,直到行軍前的那一刻才公布作戰的部署,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自己仍然頻繁遭受到敵軍的半路截殺。

那種好像時刻被一雙無形的眼睛死死盯住的感覺,令李將軍在憤怒至於每每感到一種深深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