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鏈接

溥儀在大學士陸潤庠和侍郎陳寶琛輔導下學習漢文,在都統伊克坦教導下學習滿文,在莊士敦指導下學習英文。溥儀的童年,除了讀書之外就是惡作劇了。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說:“我在童年,有許多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駱駝、喂螞蟻、養蚯蚓、看狗打架之外,更大的樂趣是惡作劇。”比如,他曾想用藏有鐵砂的油糕給太監吃,用鉛彈打太監的窗戶,等等。

有一次,瑾妃直接把太醫院的一個太醫範一梅給辭退了,沒有提前征求溥儀的意見。溥儀知道之後就非常生氣,氣衝衝地跑到瑾妃的翊坤宮跟她大嚷一通,說瑾妃的權力太大了,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溥儀如此頂撞一番之後,把瑾妃氣壞了,於是瑾妃就把王爺們召進宮來,想借此機會讓這些王爺們來教訓小皇帝。但是,這些王爺們受封建禮教思想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了,他們也認為嫡庶之分很重要,覺得瑾妃作為一個妃子做得很過分。所以,這些王爺隻是在那裏聽瑾妃訓話,並沒有一個人吭聲。瑾妃一看這樣不行,於是又想了一個辦法,把溥儀的生母和祖母叫進宮來。其實,這兩個女人也不是一般人,他的祖母是慈禧太後的妹妹,而他的母親是榮祿的女兒。溥儀的生母因為從小生在這種比較優越的環境裏,所以性格非常高傲、剛毅。結果,瑾妃把她們叫進宮來之後,劈頭蓋臉一頓訓斥。溥儀的母親從小沒有受過任何人的一句訓斥,這可怎麼受得了!就這樣,溥儀的生母在回家之後就吞鴉片自盡了。這個事發生之後,瑾妃怕溥儀追究她的罪過,從此對溥儀的管教就放鬆了,溥儀就得以很多事情自己做主。

隨著溥儀年齡的逐漸增大,開始多了許多新奇的愛好,比如說,溥儀的師傅裏開始有了洋老師,而他自己對外界的一些事情也非常好奇。有一次,溥儀去天橋玩的時候看到一個叫李三的在騎自行車,他覺得非常好玩,就把李三帶進宮來,讓李三教他騎自行車。當時,溥儀買了好多自行車,有十幾輛多,而且好多都是外國進口的,像美國的、法國的、英國的,都是名牌自行車。溥儀玩膩了,就把這些自行車賞給了他的隨從們。據說,溥儀當時為了騎自行車,把宮裏的門檻都鋸了,在宮裏也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除此之外,溥儀還喜歡吃西餐,請專門的西餐廚師;還喜歡吃野味,還有專門做野味的膳房。

長大後的溥儀

溥儀做皇帝可謂生不逢時,列強淩弱,動蕩不安,這些政治因素對小皇帝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當時的真實心態又有哪些外在的表現呢?

溥儀逐漸長大以後,又有一個新的問題擺在麵前:到了結婚的年齡了,應該大婚了。這個時候,小皇宮裏的人就分成了兩派:有一派認為他應該娶個蒙古媳婦,因為現在形勢是朝不保夕的,實在不行,將來還可以跑到蒙古去避難;又有一派主張他去留洋,將來可以到外國去留學,於是就請了師傅來教授他英文。溥儀的英文師傅是1917年入宮的,就是莊士敦。

雖然清王朝已經不在了,但是溥儀從小熟讀詩書,他的師傅們教給他帝王之道、治世之道,所以,溥儀有的時候也是比較關心社會時事的。他訂的報紙多達35種,基本上中國有的,像北京、上海等地出的報紙,他都看。不過,這些報紙太多,溥儀如果每天都要瀏覽,可能太累了,就有專門的人負責把報紙上關於清室的、小皇帝的一些事情或者跟他們的生活、政治相關的新聞給他剪下來,收集到一起。還有溥儀喜歡看的連載的小說,或者是故事、文章也都給他剪下來,然後張貼收集,叫作“剪報記事由”,是溥儀每天都要看的。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來,溥儀是比較關心外邊的信息的。

知識鏈接

有學者研究發現,遜帝溥儀在小朝廷中無所事事,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吃喝玩樂上。他的玩法可謂土洋結合,除了傳統的驕奢享樂外,還引進很多洋玩意兒,如打網球、受洋教師莊士敦影響彈鋼琴、用高價購買玩具等。他在飲食上也非常講究,甚至超過慈禧當年的排場。平日裏菜肴兩桌,冬天加一桌火鍋,還有各種點心、米飯、粥品3桌和成菜1小桌,一共大小7桌。另外,還有吃西餐的地方。

在衣著方麵,據一份宮廷裏的舊賬單記錄,溥儀在一個月內就做了皮襖11件、皮袍褂6件、皮緊身2件、棉衣褲和緊身30件,共計50餘件。1922年12月,溥儀與婉容大婚,民國政府派步兵和騎兵2000人作為儀仗隊,以增聲威,婚禮的費用達40萬元,可供10萬戶三口之家一個月的口糧。

小朝廷如此浩繁的消費,雖有民國政府的400萬元優待費,也入不敷出,唯一生財之道,就隻有盜運和典賣內廷的珍寶文物了。

這個時候正處於民國時期,時局動亂,民國總統一任換了一任,有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曹錕等人。每換一屆總統的時候,溥儀所在的小朝廷就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處於危險的境地。要知道,之所以存在這麼一個獨立的小朝廷,就是依靠優待清室的條款,以這個來安身立命的。袁世凱登基稱皇帝的時候,俗話說“天無二君”,小皇帝及朝中人就開始緊張起來,這有兩個皇帝,應該是不可能的吧?因此,小朝廷的人很擔心自己的前程和命運,於是就派內務府大臣世續去跟袁世凱談判。談判之後,小朝廷跟袁世凱達成了一個協議,就是袁世凱稱帝之後,小朝廷要表示讚成,承認袁世凱這個皇帝;袁世凱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溥儀做皇後。當時的清廷答應了袁世凱這兩個條件之後,袁世凱也答應把優待清世的條款列入憲法,這樣清廷的人可以繼續履行優待的條款,可以繼續這樣的生活下去。但是,袁世凱隻當了幾十天的皇帝就退位了,雙方最終達成的協議作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