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陪葬郡王身世之謎(2 / 3)

雖然弘曕家財萬貫,但他卻是一個典型的守財奴,不僅吝嗇成性,而且貪得無厭,不擇手段地為自己斂財。有一天,弘曕到了一個地方之後,看到這個地方的煤窯生意非常興隆,出產的煤礦成色非常好,他就打起了煤窯的主意,想把這個煤窯歸為己有。可是,這個煤窯是私人開的,屬於民產,並不屬於公產,這樣他得來就不容易了。但是,弘曕在想盡辦法後,最終使用強買強奪的方法,才使這個煤窯以很低的價錢被自己所有了。這麼一看,就覺得弘曕做得很不地道。他本來就是皇子,而且都那麼有錢了,還要去和普通的平民百姓們爭奪利益,這樣的作為確實不是一個皇子應該做的事情。

弘曕除了這樣做外,還遣官差給他買東西。買什麼呢?買刺繡、古玩、朝袍,甚至是買戲子。其實,讓官差順帶著這位禦弟采購一些物品,也不是不可以,問題是這位弟弟太驕橫了!他不照價給錢,每次都少給錢,有點吃霸王餐的意思,而官差還無處說。

弘曕除了喜歡斂財之外,他還做過一件事情,讓乾隆皇帝覺得很丟臉。什麼事情呢?就是弘曕讓大臣給他販賣人參。後來,這些事情被乾隆皇帝知道了,乾隆皇帝很生氣,開始嚴令追查,一追查下去,這個大臣才交代,是因為弘曕欠一個商人的錢還不起,隻好販賣人參來還商人的錢。乾隆皇帝聽完後更生氣,心想這太失禦弟和的皇家體麵了!弘曕的這種做法是在向世人說乾隆對這位弟弟不好,窮得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欠人家的錢也還不了,不得已才要變著法販賣人參,用這個錢來還債。

眾所周知,雍正皇帝在位的時候,弟兄之間因為政治鬥爭的原因而骨肉相殘,這在當時被世人們議論紛紛。乾隆皇帝就是為了避免再有紛爭出現,所以才對他的這位弟弟格外的恩容,也有很多點點滴滴的事情不去追究他們,就唯恐世人又說出這種骨肉相殘的話。記得有一次,乾隆到皇太後宮裏去請安。但是,當乾隆皇帝到皇太後宮裏頭的時候,發現弘曕也在那裏。等到乾隆皇帝請完安要入座的時候,問題出現了。原來,乾隆皇帝每次給皇太後請完安後,都會坐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而這次,由於弘曕去得早,就把皇帝經常坐的那個地方給占了。而且,等乾隆皇帝去了之後,弘曕和他的哥哥弘晝兩個人還在那裏嘻嘻哈哈地談笑風生,絲毫沒有給乾隆讓地的意思。因此,乾隆皇帝覺得很生氣,往小了說,弘曕這是目無兄長,往大了說,他就是目無皇帝。這個罪過,如果換作普通人就罪過大了。但是,乾隆皇帝並沒有追究弘曕的責任。

沒想到的是,乾隆對弘曕一次一次的包容,並沒有使弘曕有絲毫的悔改之意,反而變本加厲起來。有一年,乾隆皇帝要派弘曕到盛京去送玉牒。我們都知道,這玉牒就是皇帝的家譜了,一般每十年才撰修一次。而玉牒通常有兩份,一份存在北京的故宮,另一份就要送到沈陽故宮。所以,送玉牒的儀式應該是非常隆重的,禮儀規格是很高的。這時候,乾隆皇帝派弘曕去,對弘曕來說也算是委以重任了。但是,弘曕卻說什麼呢?不行,說他現在不能去。於是乾隆皇帝就問他為什麼不能去。弘曕卻說,現在正是秋季,他本來計劃好這幾天要出去打獵,就跟乾隆說等他打完獵回來再說。由此可見,弘曕的膽子有多大!他就敢這樣公然頂撞當今的皇帝,雖然說皇帝是他的兄長,表麵上並沒有處分他,但是心裏能不心存忌諱嗎?

幹政被貶

弘曕除了貪財、斂財之外,他甚至還有一些事情幹涉了朝中的政務,也讓乾隆皇帝覺得忍無可忍。當時,有一個軍機大臣叫阿裏袞,弘曕曾經交代他,讓他在任命官員的時候,把他們家的一個侍從推薦到朝裏來任官。當時,阿裏袞經過反複的調查後,覺得這個人不太合適入朝為官,所以就沒有同意這個事情。

雖然這個事情沒有辦成,但是後來乾隆皇帝知道了之後,依然非常不滿,認為弘曕身為皇子,竟然在自己的權力之外做一些幹涉朝中政務的事情,有點兒過分。後來,等到弘曕獲罪的時候,乾隆皇帝把這件事情也記在了賬上。到了乾隆二十八年,又發生了兩件事。這兩件事之後,使乾隆皇帝終於下定了決心,要給自己的弟弟弘曕一些顏色看看,讓他知錯悔改。

有一次,圓明園發生了火災。而我們都知道,弘曕從小是在圓明園長大的,人稱“圓明園阿哥”,按說,他應該對圓明園的感情非同一般,是常人不能比的。但是,那次圓明園發生火災時,所有的阿哥、皇宮大臣們都跑去救火,或是召集了人去救火。結果,弘曕居住的地方離圓明園最近,唯獨他去得最晚。去了之後,還不緊著去救火,而是和旁邊的人嘻嘻哈哈,根本不把救火當回事兒,像沒事人一樣。這惹怒了乾隆皇帝。

緊接著,又發生了一件事。這一年是弘曕的母親50歲的生日。我們知道,清代的時候,有這麼一個規矩,就是說皇帝死後,死去皇帝的妃子們就稱作太妃了。太妃們如果自己有兒子,而且已經有府邸的話,那麼皇子們就可以把自己的親生母親接到自己府上來。按照這規矩,弘曕的母親是和他一起住在他的府裏的。所以,等到她生日臨近的時候,皇太後就再三地叮囑弘曕,說他的親生母妃50歲的生日要到了,讓他一定要好好準備準備,給她慶賀一番,以博取他母妃的歡心。

結果,這弘曕竟敢抗旨不遵,絲毫沒有給他母親準備做壽的意思。皇太後知道後就不高興了,就屢次地問他。弘曕最後才說了,他之所以不給母妃過生日,這其中是有原因的。弘曕說他的母妃是雍正皇帝的妃子,按名義來說,是太妃;按輩分來說,是乾隆皇帝的長輩。所以,她的生日應該乾隆皇帝給她過。可是皇帝並沒有下旨讓給太妃過生日,如果他自己擅自大張旗鼓地給母妃過生日,就有點兒和皇帝鬥富的意思。再後來,這件事情傳到了乾隆皇帝的耳朵裏,確實把他給惹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