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急性腎炎時多有水鈉瀦留,在臨床上可表現出水腫、高血壓,以至於發生心力衰竭。所以腎炎病人的飲食一般宜清淡,適當限製食鹽的攝入量。這種限製的程度和時間應根據病情需要,而不能脫離實際來實施無鹽飲食,更不能機械地規定必須忌鹽一百天。
小貼士
急性腎炎患者早期要嚴格控製鹽和水的攝入,以減輕水腫和心髒負擔。特別是有明顯水腫、高血壓或心力衰竭者,更應嚴格控製。成人每日氯化鈉不超過3克,小兒每日1克左右。對嚴重病人可短期完全忌鹽、忌堿。液體入量不應多於排出量,水腫嚴重者,更應減少。
女性痛經不要捶打腰部
女性月經來潮時,腰及小腹部稍有不適感是正常現象。如果經期前後或行經期發生較劇烈的下腹痛,影響生活和工作時,則稱為痛經。不少女性在經期習慣於捶打腰部來緩解腰部酸脹。殊不知這麼做是錯誤的。
痛經不要捶打腰部
因為,月經期間,婦女由於盆腔充血,會使人感到輕微的不適,比如腰酸、下腹部發脹等症狀,這些都是月經期的正常生理現象,一般無需治療。
但如果因為腰部酸痛而用力捶打,可使盆腔進一步充血,血流加快,致使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另一方麵,婦女在月經期,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降低,子宮內膜剝脫形成創麵,宮頸口鬆弛,如果經常捶打刺激,既不利於創麵的修複,也易受感染而患急慢性婦科病,不利於身心保健。因此,經期腰酸忌捶打。
痛經須知
1.如果是原發性痛經,也就是功能性痛經,生殖係統沒有器質性病變,當月經血流通暢後,疼痛即可自行緩解或消失。
2.如果檢查出是繼發性痛經,是生殖係統的器質性病變所致,必須首先根治導致痛經的婦科疾病,痛經才可能得到緩解。
3.有痛經的婦女在月經前及月經期注意不要受寒冷刺激,如下水田作業、遊泳、冷水浴、吃冷飲,或者著衣過少等,寒冷刺激可使血管收縮,造成經血不暢而發生痛經。
4.月經期間不宜發怒、鬱悶,否則可能可誘發痛經或加重其症狀。
5.痛經者不宜參加劇烈的體育運動和體力勞動,因為勞傷腎,腎虛損勢必影響月經,使疼痛加劇。
6.痛經婦女在飲食上不宜太精細,並應避免進食蘋果、藕等有收澀作用的食物,以防大便燥結,加重痛經。
7.出現痛經時,不必驚慌,除在生活上注意上述禁忌外,可服用有一定療效的當歸調經片、婦科痛經丸等。
小貼士
出現痛經時,不要服用止痛片。研究表明,痛經者在行經期間服止痛片,癌症的發生率比一般人高6.5倍。
“崴腳脖子”後怎麼辦?
踝關節扭挫傷俗稱“崴腳脖子”,常常在行走、跑跳不慎時引起。在寒冷的冬季或春季,人的骨骼韌性較差,很容易“崴腳脖子”。扭傷後踝關節周圍及附近部位會出現疼痛、腫脹,皮膚顏色改變以及踝關節活動受限等症狀;嚴重者足不能著地,影響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踝關節扭挫傷後,應注意以下幾點:
1.崴後不要忍痛運動,一定要減少站立和行走。
2.坐著的時候將患肢抬高,盡可能與大腿水平或高於大腿的水平麵。
3.仰臥時可在患腳下墊一枕頭,這樣可以防止瘀血聚集不散,加速患足的血液回流。
4.不要馬上采用按摩理療或者用酒揉或熱敷。這樣會導致腫脹的加重。因為扭挫傷後往往踝關節周圍肌肉組織內的一些毛細血管會出現破裂現象,馬上就刺激和采用熱處理的方法會加速破裂的毛細血管的出血量,導致瘀血更嚴重了。
5.千萬不要忽視踝關節扭挫傷,應積極治療,明確診斷,避免小病養成大病。
6.如果扭挫傷很嚴重者,腳一點兒也不敢著地,不活動時也疼痛劇烈,皮膚表麵呈現很嚴重的瘀血點,敲擊足跟時疼痛向膝關節方向傳導,應該去醫院拍x線攝片檢查排除骨折或骨裂的可能。
7.這可能因老年人骨質疏鬆所致,建議作x線攝片檢查,如果有骨折或骨裂或脫位應及時按照骨科大夫的指導進行治療和休養。
8.如果沒有發生骨折、骨裂、脫位等現象,在扭傷後應該立即采取冷敷的方法,可以用冷水浸手巾後敷於患部,這樣可以讓扭傷後踝關節周圍破裂的毛細血管收縮從而減少出血量,待血小板將破裂處修複好,就不會再有滲血了。
9.經上述的正確處理方法後,在扭挫傷後的24小時後就可以采用按摩和理療的治療手段了,一般三到五天就可以治愈了,而且經這樣的冷敷、休息、按摩理療,一般治愈後不易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