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
一、執業醫師法
二、母嬰保健法
①第一章:總則;
②第二章:婚前保健;
③第三章:孕產期保健;
④第四章:技術鑒定;
⑤第五章:行政管理;
⑥第六章:法律責任。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執業醫師法
執業醫師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製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是1998年6月26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自1999年5月1日起實施。是衛生法律部門中的一部重要法律。
1.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醫師隊伍的建設,提高醫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保障醫師的合法權益,保護人民健康,製定本法。
第二條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適用本法。本法稱醫師,包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第三條醫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平,發揚人道主一義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傷、保護人民健康的神聖職責。全社會應當尊重醫師。醫師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醫師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醫師工作。
第五條國家對醫療、預防、保健工作中做出貢獻的醫師,給與獎勵。
第六條醫師的醫學專業技術職稱和醫學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定、聘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七條醫師可以依法組織和參與醫師協會。
2.第二章:考試和注冊
第八條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製度。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醫師資格統一考試的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製定。醫師資格考試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第九條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一)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曆,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一年的;
(二)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專科學曆,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曆,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
第十條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專科學曆或者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曆,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