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鍾典藏故事(1 / 2)

最好的答案

在一節語文課上,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一個偏僻的窮山村裏,水資源極其短缺,一農戶想辦法在自家門前開掘了一口井,基本上解決了生活用水問題。突然有一天,他在井裏發現了一條大鯉魚,請問,如果是你,將怎樣去處理?

教室裏討論熱烈,眾說紛紜。最後,答案基本集中於兩點:一是把魚釣上來燒了,改善一下夥食;二是把魚釣上來賣了,這樣可以買一些油鹽醬醋。

老師似乎對答案不甚滿意,他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

井植熏是日本三洋電機的創始人之一。小時候,他從井裏釣上來一條大鯉魚,興衝衝地跑進家門,沒想到被母親狠狠地罵了一頓。母親說:“在井邊洗碗洗菜,總免不了有飯粒菜屑掉進井中,井中的鯉魚就會把這些東西吃掉,水不就幹淨了嗎?再說,萬一有什麼毒物或者髒東西掉進井裏,鯉魚就會翻白而浮出水麵,你見了不就明白這水不能喝了嗎?”

老師講完了故事,教室裏掌聲一片。井中的鯉魚如此幫助我們,我們還能去釣嗎?

生活中,我們無論是看人還是做事,切不可讓經驗和習慣局限了自己的思維和眼光。隻要我們不斷地轉換角度看,也許收在眼裏的就會是另一種風景。

(作者:曹衛華;推薦者:從 容)

把好位置留給他人

前不久,著名公共關係與禮儀專家金正昆應邀到一所大學演講。演講中,金教授播放了一段學生們剛才入場時選擇座位的視頻。

畫麵顯示,8點鍾,學生們陸續入場了。隻見先來的學生都搶占了靠近過道兩邊的座位。過了一會兒,有個戴眼鏡的女生進來了,此時,過道兩邊的座位還有很多,但她卻徑直走到大禮堂的最後麵,並且坐在最中間的位置上。接下來,那些搶占“好位置”的學生卻不得安寧,因為座位前排與後排之間的距離小,每一個後來者往裏麵進時,這些學生都不得不起立一次,才能讓後來者進去。十幾分鍾內,他們就起立了二十多次。這時,畫麵聚焦在坐後排的那位女生身上,隻見她坐在那兒靜靜地看書,沒有一個人打擾她。

視頻播放完了,金教授提了一個問題:“我想請問一下先來的同學,你們為什麼要搶占靠近過道兩邊的座位?”有個學生回答:“靠邊的位置是最好的,因為它好進好出啊。”

金教授又問視頻上那個女生,為什麼要選擇後麵中間的位置,女生站起來說:“我選擇這個位置是考慮到後來的人入場後方便就座啊。”

金教授點點頭說:“大家已經從視頻上看到了,先來的搶占了‘好位置’的同學,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起立二十多次的代價,而這位選擇坐後麵中間位置的女同學,把好位置留給了別人,但她卻收獲了安穩和寧靜。這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愛他人也就是愛自己。當你心中隻有你自己的時候,其實你把麻煩也留給了自己;當你心中想著他人的時候,其實他人也在不知不覺中方便了你。”

(作者:邵火焰;推薦者:田龍華)

不能說的慈悲

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壯的馬,一天可以跑上千裏,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主人非常愛護它。另外還有一位乙生意人,他每天趕著一群駱駝到處載運貨物,他看到甲騎著馬,一天之內就可來回運送貨物,心裏非常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