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護理評估(1 / 3)

護理評估 是護理程序的第一步驟,是一個係統地、有計劃地收集服務對象的健康資料的過程,並對此進行整理與分析,是護理程序的基礎。護理評估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貫穿於護理工作的始終,貫穿於護理程序的全過程。護理評估的主要目的是明確護理對象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或護理需要,包括收集資料和整理分析資料兩個方麵的過程。評估的質量直接影響護理診斷的確定以及護理計劃的準確性。

一、收集資料

(一)目的

1.為確定護理診斷、提出護理問題提供依據。

2.為製定護理計劃提供依據。

3.為臨床提供信息。

4.為護理科研積累資料。

(二)資料來源

1.病人本人 病人本人是資料的直接來源,也是資料的主要來源。隻要病人意識清楚、情緒穩定,又非嬰幼兒,就可以通過觀察、交談以及體格檢查的方法獲取資料。

2.與病人相關的人員 病人的家屬、同事、朋友等相關人員常能提供重要資料,尤其是在服務對象無法提供時,如語言障礙、意識不清、智力不全以及精神障礙等時,常需要從病人相關人員處獲取資料。

3.其他醫務人員 其他醫務人員包括醫師、營養師、化驗師、藥劑師以及其他護士等,都可提供資料。

4.病曆及實驗室檢查報告 病曆及實驗室檢查報告包括病人既往病史記錄以及輔助檢查資料。

5.醫療護理文獻資料 醫療護理文獻資料包括可為病人的病情判斷、治療和護理提供理論依據的醫學、護理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文獻。

(三)資料內容

1.一般資料 一般資料包括病人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宗教信仰、婚姻及入院方式等。

2.現在健康狀況 現在健康狀況包括病人主訴、現病史、醫療診斷、目前治療情況以及檢查結果等。

3.既往健康狀況 既往健康狀況包括既往患病病況、嚴重或慢性疾病病史、嚴重損傷、住院史、手術史、精神史以及婚育史等。

4.家族史 家庭成員有無與病人相同或類似病史或家族遺傳病史等。

5.體格檢查結果 體格檢查結果包括生命體征、身高體重、各係統的生理功能及認知感受型態。神經係統:包括意識狀態、定向力和語言能力;皮膚黏膜:包括皮膚顏色、溫度、幹燥程度、彈性、完整性、傷口外觀、眼睛及口腔黏膜等;呼吸係統:包括呼吸節律、頻率、有無呼吸困難及咳嗽、咳痰情況,呼吸方式及呼吸音是否正常;循環係統:包括心率、心律、心音有無雜音、組織有無水腫,脫水以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消化係統:包括有無消化道症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反應,腹部有無肌緊張、壓痛、反跳痛、有無引流管、造瘺口及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等;栟性生殖係統:包括月經周期及月經量是否正常、外陰、陰道及乳房有無異常,性生理及心理情況等;栠肌肉骨骼係統:包括骨骼發育情況、活動能力、活動耐力、步態等;栢認知感受型態:服務對象的感受性,如有無疼痛、眩暈、麻木、瘙癢等;感覺,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有無異常等;認知過程,如思維活動、記憶能力等有無障礙等。

6.實驗室檢查結果 實驗室檢查結果包括病人最近的各種檢查結果報告,實驗室檢查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