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不要看不起小人物(1 / 2)

自古名人多寒士這句古語說得很好。很多時候,人們總是對小人物抱著不屑一顧地態度。言語中充滿對那些小人物的輕蔑和鄙視。在他們看來,這些小人物難成大事,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從來也不會落在他們身上,跟這樣的人交往簡直是浪費表情和時間。

然而,自古以來,許多有作為的大人物都是由小人物脫穎而出的,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能知道他們在將來會不會成功呢?一旦小人物飛黃騰達了,那麼他的朋友們的好運自然也就會來了。很多時候,恰恰是在你看來不值一提的小人物將來很可能會決定著你的命運。如果我們對他們視而不見的話,也許我們會將來的某一天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陳達是一位公司的老總。他膽識過人、很有謀略和眼光,是圈子裏很有名氣的人物。幾十年的商場沉浮,陳達向來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他的英明領導下,公司的效益一直穩步爬升,隨之規模也不斷地擴大,大有一種蓬勃之勢。

也許是公司發展的如日中天使得陳達每次談生意的時候總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氣勢。突然有一天,公司接到了一樁金額巨大的交易。陳達頓時來了興趣。經過一段時期的醞釀和深思熟慮之後,陳達認為這個生意萬無一失,很快就和對方簽訂了合作協議。

就在陳達為這次生意暗自慶幸時,一位剛進公司的年輕下屬來到了陳達的辦公室,向他傳達自己的看法。這個年輕人認為陳達對形勢的估計欠妥,倘若冒然行動,那麼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可是,陳達卻根本沒把年輕人的話放在心上。原因就是在他看來,一個不起眼兒的小人物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文韜武略,還大言不慚地跟自己談什麼形勢,簡直是有些不自量力。

陳達越聽越惱火,便對這個苦口婆心的年輕人下了逐客令。糟糕的是,這個年輕人不僅受到了陳達的冷落,而且還受到了同事們的冷嘲熱諷。有人說他經驗不足太嫩、不自量力,有人說他隻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不知天高地厚。閑言碎語就這樣像狂風暴雨一樣向這個年輕人襲來,年輕人灰心失落極了,一氣之下便遞交了辭呈,離開了公司。

半年後,這個年輕人在一個財經報紙上看到了陳達的公司倒閉的消息。

而此時的陳達除了悔恨自己沒有接受這個年輕人這個“小人物”的建議以外,什麼也不能做了。

像陳達這樣的成功者,固然在許多方麵都有過人之處,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樣的“大人物”身上肯定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而有些“小人物”身上也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或許還是那些優秀的成功者所不能及的,由此可以彌補他們的缺陷。陳達當然不懂這個道理,所以也就隻好為自己的愚蠢買單了。

“大人物”總是“稀有”的品種,在我們的身邊,那些叱吒風雲、呼風喚雨的“大人物”就像是鑽石一樣少得可憐,而更多的都是普通人。不要看不起身邊不起眼的小人物,千萬別瞧不起他們,要想在社會上混口飯吃,就要比別人多個心眼兒。當別人都對小人物嗤之以鼻的時候,你不要隨波逐流,一哄而上。而是應該拿出一顆誠心來善待這樣的小人物。沒準哪一天,這些小人物發達了,那麼他自然會對你感激不盡、禮遇有佳。

孟嚐君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他廣納賢才,手下門客眾多。但是大多數的門客都是些地位卑微,平庸無能的雞鳴狗盜之輩。因此很多人都對他的做法心存疑慮。甚至有些人直接當麵反對孟嚐君這麼做。可是,無論這些人如何勸說,孟嚐君依舊是我行我素。對此,很多人不得不認為孟嚐君真是吃錯了藥,大腦不靈光了。一時間謠言四起,大家都說孟嚐君這樣愚蠢的行為一定會為他招來禍端的。對於這樣的流言,孟嚐君隻是搖頭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