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對“性”的正確認識(2 / 2)

難道電影就不能演社會的殘缺和人性的醜惡嗎?答案是否定的,在某種程度上,直麵黑暗,反映、表述或揭露黑暗是電影具有宿命性質的使命。電影和一切文學藝術作品一樣,是一種對抗黑暗的精神努力。但是有必要強調的是,飾演黑暗本身並不是目的;偉大的電影藝術家是為了追求光明才飾演黑暗的,正像他們為了追求善而飾演惡,為了追求美而飾演醜一樣。他們飾演黑暗就是為了顯示光明的價值和意義,就是為了表達人們對於光明的渴望與追求,就是為了表現人性的高貴和偉大。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就開始與心靈世界和外部社會的黑暗做鬥爭,以實現自己的人格發展和道德完善。而電影藝術的啟蒙則意味著照亮,意味著給人們的內心世界提供更多的光明。所以,我和劉亦菲一樣反對這種消極的電影情節,反對單單陶醉於“床上戲”這種黑暗本身的飾演,就是因為這樣的飾演從本質上講是背叛電影藝術的基本道德原則的飾演,就是因為這樣的飾演已經助紂為虐地成為黑暗的盟友,與黑暗一起吞噬著人性的高貴和靈魂的尊嚴。

當然,李安是不會因為劉亦菲拒演床上戲而對劇本動手術的,如果說刪除這三處床上戲,《色戒》也就成了沒有靈魂的軀殼。雖然性是應該受到保護和尊重的、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健全的性觀念和健康的性生活是構成完整而和諧的生活的重要內容。在性方麵,任何病態和殘缺,都有批判和救治的必要。我覺得任何一部電影除了藝術和觀賞性,所表達的一定是一種精神的升華,是一些敦促人類積極向上的東西,反映的是一種人性化的美好,這些都包含了許多藝術家對人生和生活的理解與感悟,是來源於生活而超越生活的一種獨有的超前的思想。總不能將性當做救世良方吧?性不是工具也不是武器,它消滅不了敵人,也消滅不了對金錢的貪欲。性也不是生活的唯一或終極目標,它僅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盡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也隻不過是一部分而已。把性當做生活的全部內容,而且還要缺乏節製地渲染它,就極有把人降低為公牛和山羊的可能。性可以成為電影的情節內容,但是關於性的情節卻是一件非常考驗人的工作。任何一部電影,凡是要涉及到性問題,那就必須要服從審美原則和道德尺度的雙重製約。對於這些原則和尺度就是要含蓄和適度,要以能引起人的美感反應和道德反應為目標,而絕非僅僅通過生理刺激讓人體驗一種消極的快感。如果說電影中涉及床上戲僅僅是為了讓人產生對性的衝動或著欲望,那也隻能是電影創造票房的一種手段。就拿《色戒》來說,共有三處床上戲,這種把一種私我化的體驗,無節製地展覽性地進行表演,這對演員或觀眾來說都是一件有傷體麵和尊嚴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它可能顯示著演員的一種激進的道德姿態,但是坦率而言,這種拒絕一切的狂熱和偏激,卻將他們推到了道德的對立麵,使他們的飾演完全成為一種缺乏德性的甚至是反道德的飾演。劉亦菲不願接這部戲,就是因為她擔心這個角色會將她推向被人進行道德譴責的尷尬境地。

我為劉亦菲拒破色戒,對李安說不而叫好。衷心的祝願劉亦菲能在這次遠渡重洋認真求學,祝願這枝藝術的奇葩能在電影界裏火熱的綻放,能夠正常地發芽、絢爛地開花、豐碩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