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番外——稽侯珊(3)(2 / 2)

就在這一年中,匈奴大亂,先後多位單於並立。在王庭的屠耆單於、阿爾泰山西部(距離王庭千裏)呼揭單於、王庭東北部(應當時現在的烏蘭巴托附近)的車犁單於、車犁南部的烏藉單於和我一共5位。

這時的匈奴已處於內亂時期,我們5位單於為奪取王庭正統而戰亂不休。這時候我不但擔心敵人的進攻,更擔心的是漢朝的舉動。昭君跟我說過“河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我害怕漢朝是那個漁翁。天佑匈奴,在這混亂時期,漢朝居然沒做那個漁翁,使我匈奴能夠生存下來,這時我也意識到內亂的後果。匈奴隻能有一個大汗,而這個大汗也隻能是我呼韓邪!

經過2年的混戰,我終於消滅了對手。但我這時的威望還不足以服眾,我的屬下開始分裂,一個部將厭倦國內內亂不止,率所屬部眾幾萬人南下投降漢朝。他這一走,削弱了我近一半的實力。

富無雙至,禍不單行。草原殘酷血戰尚未平息,本已撤去單於封號的呼揭在李淩兒子的擁戴下複位。我隻好又馬不停蹄,起兵攻擊,斬烏藉單於。

到此時,匈奴內戰終於平息,五單於歸一,我——欒提稽侯珊二進王庭。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此時實力依舊薄弱,所屬部眾也就幾萬人,雖占據王庭,卻也再沒有力量控製廣袤的草原大漠。

這時,屠耆單於的堂弟休旬王在西部(燕然山與阿爾泰山之間)宣布獨立,稱閏振單於。

而我的左賢王哥哥欒提呼圖吾斯駐紮在東部(呼韓邪的興起基地),此時也宣布獨立,稱郅支骨都侯單於。

我理解哥哥的心思,畢竟他才是父汗的長子,繼承單於之位的首選,我那麼一點實力,就敢稱單於,自己為什麼要甘居人下,當個左賢王呢?在他心裏,這個左賢王純屬弟弟給哥哥的安慰獎,做哥哥的是絕對不會答應,定當要拚個你死我活,爭個單於當當。權力的誘惑是擋都擋不住的,如果呼圖吾斯是個英明的可汗,這個單於我當不當都無所謂。但我深知哥哥的性格,他看不起漢人、熱衷戰爭。如果匈奴落在他的手裏,他一定會帶領族人劫掠漢朝!匈奴子民已經被內亂拖垮了,再也承受不住更多的戰爭,更何況是兵強馬壯的漢朝!

這時,閏振單於妄圖統一匈奴,率先向東攻擊哥哥的部落,但兵敗被殺,所部悉數被哥哥並吞,哥哥實力大增。

我沒想到哥哥會攜勝利之餘威,全力攻擊我。我實力太弱,又顧及兄弟情誼,隻有大敗而逃。

至此,我又過上了流亡的生活。這時,左伊秩訾王提出建議,南附漢朝,請求援助,平定內亂。說實話,剛開始,我對這個建議其實很抗拒。一直以來,匈奴尚武,崇拜英雄,鄙視服侍他人,匈奴一直是一個強勢的存在,漢人是弱者。要一個強者向一個弱者低頭,今後匈奴怎麼能在漢人麵前抬起頭?該提案一提出來就無一人同意,但左伊秩訾王舌戰群雄,分析政治時局與各方厲害關係,我終於看清形勢隻給予了我一個選擇——南附漢朝。為了我的族人,我隻有向漢朝低頭!最後我終於決定采納左伊秩訾王的建議,率所轄部眾萬餘人,接近漢朝邊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