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萬福老人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那裏石多地薄,山高樹少,幾十塊巴掌那麼大的地才拚得夠一分,地裏是投入多收獲少。嶽大爺盡管很窮,三個成了家的兒子也不富裕,但他生活得很快活。他說,孝順兒子是個寶,有三個孝順的兒子和兒媳,就比什麼都強。按當地習俗,嶽萬福晚年跟了老兒三寶。
老兒家小兩口都很勤快,日子雖隻是將就過得去,但對老人卻照顧得無微不至。嶽萬福也是個閑不住的人,除幫家裏幹點零雜活外,還利用山裏草多的特點,養了6隻羊,每天早晨牽羊上山,到傍晚時再把羊牽回家。三寶媳婦春妮怕把公爹累著,就說:“爹,就別養羊了吧,上山下山太辛苦了!”萬福老漢笑了笑:“嘿嘿,這把老骨頭累不著的。我養羊可不是養來耍,是派了大用場的!”三寶和春妮猜想爹的“大用場”,可能就是爹的60大壽,人生難得一花甲嘛,到時候是該好好地操辦操辦。
到第二年夏天,6隻羊就長得膘肥體壯,該出欄了。這一天,萬福老漢換上千幹淨淨的衣服,胡子刮得精光,容光煥發,牽上6隻羊,猶如一位前去領獎的將軍,向山下的集鎮出發了。
在畜禽市場,萬福老漢的6隻肥羊明顯地占著優勢,以600元的好價錢賣了出去。600元,對貧困的山裏人可不是一個小數。他小心翼翼地將賣羊的錢用手帕包好,放進汗衫裏麵貼身特別縫製的防盜包裏。走幾步,他還用手按一按,生怕這筆辛苦錢會不翼而飛。
萬福老漢走進一家文具店裏,他要給三個孫兒孫女各買一個漂亮的文具盒。大孫兒誌強初中很快就要畢業考高中了,二孫女誌英也是小學畢業就要進入初中,老孫兒誌堅下期就要讀小學三年級。三個孫兒孫女都沒一個像樣的文具盒,他要給他們每一個人都買一個最好的,在下期開學時送給他們,盡盡他對兒孫們的一片心。他選好了三個精致的文具盒,伸手去掏錢付款,一摸,貼身衣袋卻是空的。他急了,趕緊去搜尋褲腰帶周圍,也沒找見包著錢的手帕,他的額頭急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他幹脆將汗衫脫了下來,光著上身,裏裏外外都找了個遍,哪裏還有錢的影子?他知道他的錢是被高明的扒手扒去了,想到一年的辛苦和希望落了空,竟止不住悲憤,一個快60歲的老人,在商店門前嚎啕大哭起來。
他淒厲的哭聲吸引住了路人,圍觀者愈來愈多,紛紛譴責那挨千刀遭萬剮的扒手。此時恰好嶽大寶也來趕集,他聽見從人群中傳出的哭聲覺得奇怪,這聲音怎麼會像他爹?他趕緊分開眾人,上前一看,果真是他父親。他急忙扶起爹,問明了緣由後,趕忙說“蝕財免災,說不定還追得回來”的話寬慰父親,扶著他來到了派出所報了案。
大寶扶著爹回去,請爹到他家歇息歇息。萬福老漢說,不去你家裏了,三寶家無人照看,我得回去。說著又撫著自己發疼的胸口,眼眶裏情不自禁地又湧出了淚水。大寶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真為父親擔心。
大寶將爹送回了三寶家。此時三寶外出幫工去了,因山裏季節遲,出外幫工後再回家忙自己的農活正好趕得上,春妮在地裏忙活還沒回來。大寶安慰了一會兒父親,就急匆匆地趕回了家。
大寶沒見到媳婦秀蘭,從家中搜出了積攢的150元錢,又去幾個朋友那裏求借,湊足了600元錢後,趕緊往父親家中跑。大寶見到仍然悲悲戚戚的父親,裝出十分高興的樣子:“爹,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的那筆錢是你自己放漏了,掉在了地上,被一個誠實的過路人撿到後交到鄉廣播站。我知道後,就去幫你認領回來了。你數數看,會不會有錯。”萬福老漢十分激動地從大寶手中接過錢,抖抖索索地數著:“沒錯!沒錯!不僅錢數對得上,連麵額和張數都對得上,就是我那賣羊的600元錢!”大寶暗自慶幸,幸好父親沒問及包錢的手帕,不然就會露餡;麵額大小和張數是他和父親一起去派出所報案時知道的,自然不會有錯。看著父親轉悲為喜像孩子一樣地咧開大嘴笑了,大寶心中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