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螢火如豆也是燈(成長)(1)(3 / 3)

一年後,小城的同學紛紛進大成,他還窩在小鎮上,也沒什麼怨言。同學聚會,他很少參加,大家用歎息的語氣提到他。一天,不知誰冒出一句話,說他正準備考牛津。一桌人有好幾個笑岔了氣。我替他難過。

兩年後的一天,他匆匆跑來找我,麵色凝重,半天才擠出一句話:我是來跟你辭行的。他真的考上了牛津,是最差的一個係。想起他的補考,我為他擔心,要想在那樣的名校拿到畢業證,絕非易事。要不要考慮考個更好的係?他們說,如果有機會,也可以改係。就這樣,他走了,一年後,他給我寫信說,另一個係有一個學生沒報到,名額被他申請到了。

四年時間很快過去,他拿到了牛津的文憑。那時候正興回國熱,洋文憑很燙手。我建議他回國,沒想到他卻選擇了去應聘聯合國做義工。他的要求很低:不要工資,有吃有住就成。

他被錄取了。在一次世界範圍的考察活動中,大家都不願意去印度,他卻填了印度,半年後考察結束,他變得又黑又瘦,有的同事竟然認不出他。

兩年後,他所在的機構增加兩個部門,缺人手。上司問他願不願意留下來,當然願意,他說。

他有些激動地告訴我這一切,我不由得為他高興。不料他卻說,隻是工資低了一點,才幾千美元一個月。幾千美元?我嚇了一跳。他卻說,他很快就要跟一位英國姑娘結婚,正缺錢呢。今年三月,他和他夫人回到我們當初讀書的城市。

我們為他接風,全班同學畢業十五年之後,再次相聚……

靈魂高出4厘米

中國北方,有一個偏僻的小城,那裏有兩個奇怪的風俗,一是孩子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對著窗外喊一句:媽媽,加油!二是小城的每戶人家門外,都有一個供奶箱,每天奶箱裏都有一瓶為孩子準備的免費牛奶。

這兩個奇怪的風俗並非由來已久,前前後後算起來,前一個也就二十來年的樣子,後一個也就十來年。

故事還得從30年前說起。那時,牛奶還是稀罕物,全城能喝得起牛奶的也就幾十戶人家。每天早上,天還沒亮,一陣咣咣當當的聲響像一支清脆的樂曲,把小城的人們從睡夢中喚醒。

不知道從哪一天起,一棟樓宇的三樓窗口,總會傳來一聲“媽媽,加油!”然後又是一陣清脆的咣咣當當的樂曲,在小城的每一條街道上回蕩。城西小學顧名思義坐落在城西。那天晚上,學校三年級兩位男生發生打架事件,一個名叫小虎的同學把另一個男生的眼睛打腫,而起因是那個男生當著全班同學的麵說小虎沒有了爸爸。老師很生氣,決定把兩個孩子都留在學校裏,等家長找上門來。

那個男孩的爸爸在天黑前找到學校,聽說了事情經過,當著老師的麵把兒子狠狠地揍了一頓,然後拉起小虎的手,和老師一起坐在教室裏等小虎的媽媽,說要當麵向她道歉。

小虎聽了,讓他們別等,說媽媽此時到城外的奶站去了,半夜才能回家。

這時,蝙蝠出來了,星星出來了,天漸漸黑了下來。男孩的爸爸不願老師久等,便帶著孩子順便把小虎送回家。

路上,小虎告訴同學的爸爸,說母親為了讓他念書,白天在自己開的裁縫鋪,早上還要忙著送牛奶。為了安慰母親,他每天早上都為母親做早飯。當他聽到咣當咣當的聲音,就打開窗子,喊一聲:“媽媽,加油!”他說一開始,媽媽聽了會流淚,後來聽了,就笑了。

男子聽了,一路無語。把小虎送到家,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簡樸而溫馨的家,媽媽已經做好飯,放在了鍋裏……

沒幾天,小虎的媽媽發覺訂奶的人家越來越多。很多次,當她把牛奶放進奶箱,下樓後,窗口都會有一個孩子衝著她喊:“媽媽,加油!”一開始,她還以為是孩子們在開玩笑,但好幾家都是這樣,她就覺得不對勁。

回家問小虎,是不是把“加油”的事告訴了別人。小虎便把那天學校發生的事告訴了媽媽。

當天下午,小虎媽媽找到學校,跟老師說要找那天跟小虎打架的孩子,晚上到他家去一趟,問一問是不是他們在幫她。

老師聽了,笑著說,不用去了,這是那位家長和她一起安排的。

小虎的媽媽很意外。

老師接著解釋說,你也不容易,小虎很懂事,他的行為感動了我們班上每一個同學。大家回家跟家長說了,每家都決定訂一份牛奶,就當這是“愛心奶”吧,是你們的堅強滋潤著孩子們的心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