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差拳擊手
布克利被稱為“世界最差拳擊手”,在過去的299場比賽中,他輸掉了256場!如此驚人的戰績,在世界拳壇絕無僅有,布克利因此聞名天下。
39歲的布克利,是英國伯明翰市的一名次中量級拳擊手,在他20年的職業比賽中,屢嚐敗績,常常被打得鼻青臉腫,傷痕累累。尤其是從五年前開始,他就再未贏過一場比賽,甚至創下了連輸88場的“世界紀錄”。但他決不放棄,屢敗屢戰,平時在體育館刻苦訓練,一旦接到比賽邀請,又會毫不猶豫地投入下一場戰鬥。
許多人都為這位“常敗將軍”捏了把汗。按照某些國家的規則,如果拳擊手接連輸掉10場比賽,就應該被取消拳擊手資格。英國拳擊管理委員會也試圖阻止布克利,勸他不要再去參賽,但是英國目前並無類似法規,要不要參賽,還得由他自己說了算。布克利仍在頑強堅持,繼續書寫生命的傳奇,你可以把他打倒,卻不能阻止他重新站立起來!
失敗,有時也如此給人震撼。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最後一項馬拉鬆比賽的頒獎儀式結束了,觀眾正準備退場,人們突然發現,有一名運動員還在奔跑!此人是坦桑尼亞選手阿赫瓦裏,當他跑出不到5公裏時,意外摔傷了膝蓋,肩部脫臼。醫生見他鮮血直流,勸他退出比賽,但他隻做了簡單的包紮,又一拐一瘸地繼續堅持比賽。夜幕降臨,當阿赫瓦裏最後一個跑到終點時,掌聲如雷,全場起立,向他報以最崇高的敬意。別人問他,為什麼不選擇放棄?他說:“我的祖國從7000英裏以外的遠方把我送到這裏,不是讓我開始比賽的,而是讓我完成比賽的。”
完成比賽,同樣是布克利的堅定信念,他的目標是打滿300場。在英國伯明翰市的艾斯頓體育中心,布克利即將迎來第300場比賽,這也將是他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場拳擊賽。大戰在即,他開心地告訴記者:“當我年輕時,我是一個愛惹麻煩、經常招來警察的野孩子,但拳擊卻讓我的生活有了奮鬥的目標。”在他看來,勝負早已變得無足輕重,最重要的,莫過於盡情享受拚搏的快感。所有人都在為他祝福,世界最差拳擊手,卻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究竟什麼是失敗,什麼才算成功?恐怕沒有人會認為布克利是失敗者,就像40年前的那場馬拉鬆比賽,真正的冠軍早已經被淡忘,人們卻永遠記住了最後一名。阿赫瓦裏是絕對英雄,他戰勝了自己。跌倒了,再爬起來,每一次站立都是壯舉;受傷了,包紮傷口重新上路,每一塊傷疤都是驕傲!多少年後,當布克利漸漸老去,回首往事,仍可以問心無愧,自己曾經努力過,這就足夠了。
人生沒有成功固然沮喪,如果連失敗也沒有,是不是很悲哀?
把球一次次投向籃筐
他是一個黑人孩子,因為膚色以及家境貧窘,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承擔了很多額外的壓力。沒有小夥伴肯陪伴他的時候,他常常抱著心愛的籃球在球場上一次次的練習帶球、上藍……他喜歡和籃球對話,他感覺自己的生命隻有在麵對籃球的時候才可以釋放出所有的激情和能量。
一天,他和一個好朋友路過街旁一家淩誌專賣店時,專賣店內一輛銀色的淩誌陸地巡洋艦吸引了他,尤其是車旁漂亮的售車小姐更是讓他心旌搖動。他忍不住對那個漂亮的售車小姐揮了揮手,心裏暗想,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夠買一輛銀色的淩誌陸地巡洋艦,並且娶那位小姐為妻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可是,他除了所喜愛的籃球,幾乎一貧如洗。兩個人來到朋友家,他的的思緒還停留在那個售車小姐和淩誌陸地巡洋艦上。朋友看出了他的異樣,開玩笑的問他是不是喜歡上那個漂亮的售車小姐了。他搖搖頭,無奈的說道:“我一無所有,他們距離我太遙遠了。”一旁的,朋友的祖父了解了他們談論的話題後,對他說道:“我年輕的時候也是一無所有的窮小子,但我擁有我的熱愛,我相信隻要追逐自己的熱愛,就可以創造奇跡。於是,我一直鼓勵自己不停地進取努力。你看看我現在……”朋友的祖父是一名熱愛服裝設計的人,他的名字在服裝設計業從30幾年前就家喻戶曉。他聽懂了朋友祖父的話,回到家中,他寫了一個字條,貼在自己臥室的牆壁上,每天清晨都要讀上一遍,激勵自己:“隻要追逐自己的熱愛,就可以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