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誌僅僅說了結果,卻沒有敢說過程。
當秦正德聽到陳岩前來吊唁的消息之後,不要說出來迎接了,而是直接破口大罵:“讓這個小子滾得遠遠的,不許他踏進我秦正德的大門一步……”
反而是秦正德兒子秦海春畢竟在見過大場麵,麵對這個仇家上門吊唁,他沒有跟著老爸發飆,而是顯得很大度地說道:“爸爸,我們家現在有喪事,姓陳的是我們聖水村的第一書記,他過來吊唁是應該的,這也是他最起碼的禮節。如果他不來吊唁,反而是沒有把我們秦家放在眼裏,簡直是等於打我們的臉。
他現在來吊唁了,如果我們不讓人家進門,這樣就顯得我們有點小家子氣了。爸爸,姓陳的不就是一個剛出校門的毛蛋孩子嘛,你犯不上與他置氣……”
在秦海春的勸說下,秦正德這才勉強同意讓陳岩進門吊唁。不過,出麵迎接自然是不可能了,他們秦家根本就沒有把陳岩當什麼領導。
秦海良一看這個情景,馬上意識到秦正德父子絕對的不友好,隻好無奈地笑道:“陳書記,我們怎麼辦,就這麼進去嗎?”
陳岩淡然笑道:“當然就這樣進去啊,我們是來吊唁兼說事的,不見到人怎麼說事啊。”
陳岩一邊說著,一邊信步走進了秦家大門。
陳岩帶著秦海良走進秦家大院之後,很快就到了靈堂那裏,按照祥安機關單位吊唁的通常做法,陳岩三鞠躬進行吊唁。
吊唁完逝者,陳岩進入了靈堂內部。按照聖水村的風俗,秦正德和兒子要在靈堂裏麵守靈。
陳岩走進靈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個碩大豪華的大紅色棺木。按照殯葬改革管理製度,祥安縣也是普遍實行火葬的。不過,村民們還是有入土為安的老傳統,哪怕是實行火葬之後,他們仍然要把骨灰盒放進木棺材進行埋葬,照樣樹墳頭,有錢人甚至還要修墓立碑。這樣也就造成了一個非常尷尬的事實,火葬原本節約土地的初衷根本無法實現,反而更加的浪費資源。
對於這種情況,祥安縣有關部門並非不知情,隻是限於強大的民俗習慣,加上不作為懶政思想,他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陳岩作為吊唁的客人進來之後,秦正德父子麵對這個仇家早就氣不打一處來,連最起碼的禮節也不顧了,他們根本就沒有理會陳岩!這樣一來,場麵氣氛自然非常的尷尬。
不過,陳岩沒有與他們一般計較,而是主動勸慰道:“秦局長,節哀順變……”
“嗯……”
到了這個地步,秦正德才氣哼哼地回應了一句,隨即又冷了場子。
陳岩一看秦正德根本不想理他,如果放在平時,依仗陳岩的脾氣早就拂袖而出了。不過,陳岩今天是帶著任務來的,自然不能真沒任性。
當然,陳岩心裏有數,秦正德現在就這麼氣哼哼的,一會把來意一說,這個老東西肯定更要著急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