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臨安,西子湖畔。一排新修的校園宏偉壯觀,校園門口上方懸掛著軒轅始祖禦筆親書的五個燙金大字《天外天大學》。校園內張燈結彩,慶祝建校五千周年。

趙構皇帝遷都臨安之初,也幹了幾件正事,第一是嚴厲懲治導致北宋滅亡的漢奸逆臣,將張邦昌、王時雍、徐秉哲、範瓊之流盡行清除。第二是順應朝野一致的抗金呼聲,把李綱、宗澤等前朝元老委以重任,抗擊金兵。第三就是把天外天大學從東京遷往臨安。

人文始祖軒轅黃帝自從創建天外天大學以來,雖然曆經戰亂、王朝興衰、滄桑變幻、坎坷艱難,數次搬遷,終能化險為夷,以其雄姿屹立於中華大地,可見這所學府在人們心目中永恒的魅力。當然,這所大學也為中華民族培養了許多曠世奇才,孔子、孟子、老子、鬼穀子、韓非子、莊子、孫子,諸子百家當年都是天外天大學的頂尖人才,他們的學術理論全都是中華民族知識寶庫裏的經典。當然,每一個不同的曆史時期都出現過不同的領軍人物,比如漢代的司馬遷、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還有大宋的蘇東坡。他們膾炙人口的文學巨著奠定了中華文學的基礎,當然,還湧現過許多科學奇才,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成為天外天大學的驕傲。在這裏我們就不一一例舉了。

行走在都城臨安的大街上,天外天大學的三個學子左顧右盼,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憂傷。當年逃離東京的狼狽相曆曆在目,山不轉水轉,如今臨安的繁華景象不在東京之下。徽宗、欽宗兩位皇帝還在異國他鄉受辱,自命為高宗的趙構卻在臨安搭建自己的新巢,偏安一隅,組建小朝廷,做起了半壁江山的小皇帝。可能高宗壓根就不想複國,假如打敗蠻夷,迎回二帝,高宗的地位又在哪裏?所謂的抗金隻是一個幌子,為了順應民心,安撫朝廷內那些一心抗金的忠臣。

對於高寒、靳羽西、莫愁來說,他們遠離塵世,並不知道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民族究竟發生了什麼,隻是當他們在西子湖畔看見《天外天大學》那金字牌匾的瞬間,內心裏湧出的潮露洇濕了雙眼。母校,你見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榮辱興衰,在你慶祝五千周歲誕辰之際,你的三個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誌,回到你的身邊。

他們衣衫不整,跟叫花子一樣,看校園門口進進出出的,盡是些陌生的麵孔。他們想到校園裏邊轉轉,一隻腳剛踏進校園門口,看門的護衛以為他們是一些逃難的饑民,對他們厲聲吼叫著,要他們“滾”!

高寒發怒了,上前想給那些護衛一拳。靳羽西和莫愁趕忙把高寒拉住:不用跟他們上計較,他們不過是些兩條腿的狗。

三個人在大街上走著,看那些毗鄰的商店裏人們湧進湧出,鼻子裏不斷鑽進餐館的肉香,腹腔內饑腸轆轆,連一口水也喝不上。過往的行人向他們投來鄙夷的眼神,妖豔的女人路過他們身邊時竟然捂著鼻子,好像他們是一群瘟神。暮靄四合時,他們又回到船上,拿出鹹魚充饑。

錢塘江上漁火點點,誰在帆影裏低吟淺唱?夜風送來纏綿的歌聲,讓人在不盡的思念中酣然入夢。突然,高寒驚恐地坐起身,搖醒身邊的兩個夥伴:你們聽聽,外邊有什麼響聲?

兩位師弟把耳朵貼在船幫上,費勁地聽,什麼也聽不到。兩人走出船艙,站在船頭上,看彎月西斜,滿天繁星,江麵上漁火死寂,帆影幢幢,風掠在臉頰上,像女人的手,綿軟無骨。

靳羽西和莫愁回到船艙,把詢問的眼神投向師兄,隻見高寒默不作聲地向銅管裏裝填著石頭的粉末。靳羽西和莫愁明白了,師兄是想打破夜的死寂,製造一種轟動效應。

兩位師弟配合師兄,把銅管扛到船頭,對著夜空燃放,隻聽得“銃”一聲,夜空裏綻放出絢麗的火花。整個臨安全都看見了、聽到了,那是神仙們在天庭狂歡,天女們把鮮花灑滿人寰。

那一夜,高宗皇帝正和宮娥們在西子湖上的龍舟裏徹夜狂歡,慶祝中華第一學府天外天大學建校五千周年,夜已深沉,高宗絲毫沒有回宮就寢的意念,眾多嬪妃簇擁著君王,鶯啼燕囀,夜風送來陣陣清涼,吹散了中原戰場的硝煙,也吹散了君王心中的憂煩。今夜良宵,溫柔鄉裏酣醉,也不枉虛度人生。雖然難以割舍遠在北國受辱的父兄,但此心怡然,吾皇並非篡奪兄權,實乃受命於危難。

午夜,禦廚獻上宵夜的糕點,揚琴彈奏出曲江悠遠。突見漫天火花綻放,瞬間,遠方傳來“銃”一聲悶響。一霎時,西子湖上幾乎所有的皇親貴胄、文武百官全都看傻了,這種天象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史書上也從無記載。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彌散開來,空氣中炸響著男人女人的尖叫,人們手足無措,抱頭鼠竄,誰也顧不了誰,好像世界末日來臨,不知道去哪裏藏身。驚魂未定,不知道誰喊了一聲:蠻夷打來了!高宗皇帝顧不了許多,撲通一聲跳入湖中,隨身護衛眼疾手快,趕快潛入水中把高宗撈了上來。好在西湖水並不深,高宗皇帝隻是濕了衣服,並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