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選場址,賈二寶有三點考慮,一是為了保密,在金陵城內建廠根本無法瞞住別人。二是為了更加靠近蠶繭的原產地。三是尋找水源充沛之地,可以利用水能作動力,實現生產半機械化,提高效率和質量。
依據這三點要求,二寶將場址初步劃定在姑蘇城附近,因為姑蘇一帶是天朝傳統民間織造的集中地,會織造技術的雇工更加好找,同時姑蘇乃是江南水網比較密集之地,又是蠶繭傳統養殖地,符合選址的基本條件。
到了鄉下老家,一家團圓自是一番噓寒問暖不必細表。六七個月沒見麵,便宜兒子已經麵貌大變,不再是包裹在繈褓裏隻知酣睡吃奶的嬰兒,已可咿咿呀呀表達自己的喜好。看到這個與自己小時候相貌一樣的粉雕玉琢活潑可愛的小不點,血脈相連的父子親情在二寶心中油然而生。寶釵給孩子起的乳名也叫二寶,這讓賈二爺哭笑不得。
第二日,一家人吃過早飯,聚在客廳嘮嗑的時候,賈二寶將自己這半年多所作所為完完整整講給一家人。
賈政對二寶將自己送到鄉下的目的清清楚楚,早有所料,隻是補充道:“賈璉是我看著長大的,現在又孤身一人,還是接回府裏一起生活,也免得外人說三道四。”
二寶早就猜到賈政會如此處理。當初將邢夫人和賈璉一起趕出府,就是要約束震懾賈璉,讓他知道世事艱辛,免得以後條件好了再犯荒淫無度的老毛病。至於以後接其回府,就是要把麵子留給老爹。
當說到自己籌辦織造場的時候,王夫人數落二寶道:“我就知道你沒將我們老老少少放在心裏,嫌我們在家礙你做事,就將我們趕到鄉下。你爹好容易放下心事,每日悠哉遊哉的遊山玩水修身養性之時,你卻又來叨擾,讓你爹再次跳進世事無常的大染缸。不回,不回,哪也不去,我們就在這裏養老了。”
二寶知道王夫人是埋怨自己半年多不抽空前來看望父母妻子,也不還嘴,隻是用手彎輕輕顛著依偎在懷裏的小二寶,嘿嘿的陪著幹笑。
寶釵過去一向不違逆婆母的意思,即使玩笑話也要順著說,聽了王夫人這番話,看了二寶父子一眼,接口說道:“反正我要跟著寶玉回去,妻子總得在自家男人身邊照應,孩子在老子身邊,才能讓寶玉放心做事。”
賈二寶順著寶釵的意思說道:“就是,哪有將媳婦孩子拋到一邊不管的道理,再說我以後四處走動辦事,總得讓寶釵回去坐鎮主持府裏一應雜事。有寶釵支應家裏,也不用您再操心,到時您悠閑自在,在這裏與金陵有何區處。”
聽了此話,王夫人看著二寶說道:“好了,好了,兒大不由娘,我方說一句,你就頂了一百句,更何況連你老爹也要差遣。以後學著老祖宗怡享天年,什麼也不看什麼也不管,省的在你麵前礙手礙腳。既然要回,還不趕緊安排下人收拾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