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下)老翰林一語解千圍(1 / 2)

(更正:為使作品和清朝嘉慶道光時期曆史接軌,上一章所說的內務府大臣,穆親王滿容應為理親王昭梿。特此說明,並對書友說一聲抱歉)

------------------

昭梿趁綿寧手下的一班大臣對‘官辦民助’奏章大加讚頌之時,腦袋飛速運轉,尋找破綻,最後總結出三點不可推行的理由,於是出班議奏:“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愚臣以為此奏章萬萬不可推行。其因有三,一曰自毀祖宗之基業。我朝開創之初,太宗先皇體恤子嗣衣食之艱辛,開辦皇室稼穡之供所,江寧織造場乃其中之一。今若絕其銀錢供給,乃自毀祖宗基業,絕非聖明之所為。二曰拉刮皇室之尊嚴。江寧織造場雖為綢緞織造之所,卻是皇室顏麵所在。今若斷絕庫銀供給,反用民間資財接續運營,織造出來的供奉豈不沾染庸俗之氣?這將置皇室高貴顏麵於何地?三曰與民奪利。江寧織造場改用民間資財運營,所獲餘利用於供奉,乃是奪民之利,這絕非體恤子民之所為,長此以往將使民間怨懟叢生,此乃至禍之源。綜上所述,此法乃是自毀長城之舉,百害而無一利,明理之人一眼即可看穿,塔廓台仍奏請此議,乃是妖言惑眾,險惡用心不言自明。懇請皇上嚴懲奸佞,以儆效尤。”

塔廓台聽了昭梿親王的這番反對意見,後背登時滲出一片冷汗,這三項罪名若有一項坐實,自己的官職地位絕無幸免,弄不好還會掉腦袋,於是就要辯駁,還沒行動,卻有一個大臣出班奏議。塔廓台一看並不認識,此人不是太子直近大臣。

此人氣宇軒昂的走出臣班,行完君臣大禮,跪在地上報奏:“臣林則徐有本上奏,懇請恩準。”

朝議主持人綿寧反身看了看坐在龍椅上的嘉慶皇帝,得到父皇首肯後,說道:“此乃朝議,眾位臣工皆可直抒胸臆,有議即刻上奏。”

站在朝堂上的多數大臣都不認識這個年輕人,低聲向旁邊的人打聽此人來曆。林則徐福建福州人,嘉慶十六年甲科進士,現官居翰林院編修,曾因編寫一部治理江淮水患的書籍《北直水利書》而為世人所熟知。

林則徐得到恩準,朗聲說道:“啟稟皇上,臣以為理親王所奏頗為牽強。自毀祖宗基業之說乃是倒置本末。先皇所創基業乃大天朝萬世永固之江山,此是根本;天朝典律以及各部衙門之設立,皆為保有江山穩固、盛世隆興,乃是末節。塔廓台為減少我朝庫銀流失,增強國力,提出江寧織造場由皇家經營改為‘官辦民助’,乃是穩根本而舍末節的高遠之見,絕非危言聳聽。理親王隻見自己轄製的各個皇家供奉之所,卻未考慮大天朝整體興盛,乃是舍本逐末。難道理親王被織造衙門每歲流出白花花的銀子迷住了雙眼不成?”

昭梿剛剛提出的三點反對意見中,最有分量的就是自毀基業之說,熟知辯理的林則徐,首先針對此條駁斥對方,同時在話語中隱含內務府總理大臣理親王目的不純,是為自己的利益才反對塔廓台的奏章。

塔廓台的這篇奏章涉及到其他幾家經辦皇室供奉的貴胄家族利益,他們可沒見識過源自現代股份製企業的先進經營管理模式,根本不了解‘官辦民助’對於發展皇家實業有何助益,更怕自家利益因此受到影響。

一個經辦皇室官窯瓷器供奉的內務府大臣未等林則徐說完,就搶出臣班,上奏道:“微臣以為林則徐此番妄議乃犯了大不敬之罪。依著林編修的意思,祖宗製定的各項典律皆可更改。若是如此,我大天朝後代皇嗣子孫就可率性而為,任意變更祖製成規,長此以往豈不弄的我大天朝烏煙瘴氣國將不國?因此‘官辦民助’經營皇家供奉之事斷不可為,祖宗之法決不可廢。懇請皇上嚴懲肇禍之魁首塔廓台和脅從之助臂林則徐,以樹朝廷法度之威嚴。”這個大臣在打擊支持塔廓台的人員時,隻將沒有任何根基的林則徐囊括進去,對於太子綿寧的人一個也沒敢勾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