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禮品傳情情真意切(2 / 2)

山姆是一位很成功的房地產商人,他一直保持著給別人送禮物的習慣。他會把非常熱門的足球比賽入場券贈給想看球賽的人;

他經常從老遠的地方搜購別致、特殊的禮品來饋贈朋友。

一般的房地產商人都會在聖誕節即將來臨時,送一些禮物給他們的房客,通常是五分之一或五分之二加侖的酒類,表示一點心意。這位商人卻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做法。他知道每一位房客都是有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物。他總會不時地送上一些極不尋常的禮物,這些禮物花費不多,可是卻頗具功效。

有人曾為此向他請教:“山姆!有必要這麼做嗎?”山姆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這些房客的確是本鎮最忠實的房客了。他們一旦租了我的辦公室,就舍不得退租,我的辦公室永遠也不會有空下來的時候。我的租金要比別人高出一些,然而還是一直供不應求,一切隻時因為我很喜歡他們的緣故。”

可能有人會挑剔說:“山姆先生是一位百萬富翁啊!當然負擔得起這種慷慨施予的。”但是,山姆先生的慷慨,並不是他有了財富以後的結果,而是他所以能獲得財富的原因。

可見,禮品雖小,卻蘊含著很深的情誼。禮品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是人際關係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送“禮”不是溜須拍馬,而是人際交往中的必需品。正是這個“禮”,長期規範和維係著人與人的交注。禮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情,沒禮就沒情。

古人說:“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意思是說坐人家的車要解決人家的困難,穿人家的衣服要想著人家的憂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收下了別人送來的禮物,就會為別人盡心盡力。會送禮的,平常的物品也能送出意義來,加深了彼此的感情;不會送禮的,等於把水倒入大海裏,白白地浪費了時間、金錢和功夫。

無論是誰,都喜歡講“禮”,因為這能使人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俗話說“禮多人不怪”。你讓別人分享的越多,得到的越多,你就擁有的越多。

禮品的價值不能以其價格來衡量,關鍵看給禮品賦予的意義。“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是人們對禮品最精確的理解。因此,好的禮品不在於禮品本身的豪華或昂貴,關鍵是它是否飽含了贈送者的深情厚意,它是否最能打動或感動對方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