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難以解開或難以解決的問題,能解開的我們必須要不怕辛苦,而無法很快解開的,也不能就此放棄,如果換一種思路去考慮,很可能就會走出艱難的境遇。有很多人認為解決各種問題無外乎遵循著無形的規則逐步化解,但是如果常規道路走不通的情況下,我們就應該獨辟蹊徑,用創新的方法進行思考,這樣不但不會陷入死循環的怪圈,還能夠讓我們多條解決問題的方法。
美國西部的大多數農民都是依靠種植玉米為生,雖然美國是發達國家,但是種田的農民也是同樣艱辛的。考澤就是美國西部的一個普通農民,他為了自己的莊稼能夠有個好收成,照顧天地裏的玉米就像是在照顧自己孩子一樣盡心盡力。年複一年,日複一日,他在田間風裏來雨裏去,常常是落得一身泥巴點,累得佝了腰,生活卻沒有什麼變化。幾十年來,考澤一直在農田裏重複著這個周而複始的輪回:種玉米,收玉米,賣玉米。每年秋收的時候考澤看著那些堆積如山的黃燦燦的玉米,他總會幻想著這些金色的玉米會變成金燦燦的黃金。
但是玉米做為一種普通的糧食,它的價格是最低廉的,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而考澤卻相信這些玉米裏一定潛藏著人們未曾發現的巨大價值,如果能夠讓自己獨辟蹊徑,發現其中蘊藏的寶藏,改變玉米為普通糧食的命運,那麼自己的命運就會改寫,連帶著也就會改寫所有農民的命運,這個理想讓考澤不畏勞苦,尋找著玉米身上的潛在價值。
於是考澤開始查閱有關玉米的各種資料。有一天,考澤在互聯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德國和日本生產出了燃燒乙醇的汽車。他立刻把這條消息和玉米聯係在了一起,他知道可能自己的機會已經來了。當時,人們意識中的玉米隻是一種糧食,沒有人想到蘊藏在玉米中的乙醇是可再生的能源。但考澤卻產生了用玉米來加工乙醇的念頭。考澤還了解到,世界的油資源的逐年減少,所以導致國際原油價格逐年上漲,這使各國對能源的爭奪越來越激烈,所以人類迫切需要一種新的能源。而燃燒乙醇的汽車給了考澤靈感,他獨辟蹊徑的想用玉米加工出乙醇,以此來獲得這種新能源。
新的發現讓考澤興奮不已,於是他找到身邊同他一樣的農民,希望他們能和自己一道來實現這一夢想。但是,很多農民聽了之後都認為他的想法乃是天方夜譚,因為在他們的想法中玉米僅僅是一種普通的廉價食物,根本不可能產生汽車燃料。但是考澤沒有放棄,他堅信自己的想法,於是他找到了一家科研機構,對方對考澤的新奇想法很感興趣,他們開始和考澤合作進行研究,並成立了林肯威能源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研究,在2006年5月,林肯威能源公司經過長時間的開發,終於用玉米生產出了乙醇汽油!考澤的願望實現了,玉米脫胎換骨為乙醇汽油後,其附加值開始成倍增長。
因為乙醇汽油燃燒可以減少溫室氣體,而代替普通石油又可以減少美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所以,玉米提煉乙醇將成為解決美國能源饑渴的新的辦法之一。這個普通的農民,依靠著獨辟蹊徑的想法,將普通的玉米變成了真正的黃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憑借這個創新,美國《時代》雜誌將考澤評為了2006年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