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丹尼爾“哈利·波特”是怎樣煉成的(2 / 2)

培養愛心

阿蘭認為要培養孩子的愛心,飼養小動物是一種好方法,於是,在丹尼爾5歲那年的聖誕節,阿蘭送給他一隻小綿羊作為聖誕禮物。丹尼爾非常喜歡這隻小綿羊,對它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天都定時給它喂食,定期給它洗澡,並且還經常帶它出去遛彎。在丹尼爾的細心照料和嗬護下,小綿羊逐漸長成了大綿羊,並且產下了幾隻小羊羔。在這個過程中,小丹尼爾體會到了愛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快樂。小丹尼爾非常富有同情心,每次看到路邊有人乞討,他都會把自己手中的薯條或巧克力送給他們,他以為乞討的人和他一樣,也喜歡吃零食。阿蘭看到後便告訴丹尼爾,給乞討的人一些零錢,他們會更加高興。“為什麼他們喜歡錢而不是巧克力呢?”丹尼爾好奇地問父親。“你饑餓的時候最想要什麼呀?”阿蘭反問道。“麵包。”丹尼爾想了想回答說。“是啊,他們都是餓著肚子在乞討的,所以,他們最想要的是麵包,錢是可以買到麵包的,巧克力卻不可以。記住,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一定要給他最急需的東西。”聽完父親的話後,小丹尼爾認真地點了點頭。此後,丹尼爾每次出門之前,都會在口袋裏放一些零錢,以便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父母的諄諄教導下,丹尼爾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成長為一個勤勞、善良,愛學習、善觀察的少年。

堅定的自信心

1999年,丹尼爾得知“BBC”公司正在為電視劇《大衛·科波菲爾》物色一名扮演少年大衛的小演員,於是他報名參加這一角色的角逐。當時共有十多個小演員競爭這一角色,丹尼爾的競演結果不盡如人意,第一輪競演下來,他排在了最後一位。阿蘭和瑪西婭擔心丹尼爾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會受到打擊,便勸他放棄。沒想到丹尼爾卻堅定地說:“爸爸,雖然這次我不一定會被選中,可是我不想當逃兵,你說過,當逃兵是可恥的。”聽完丹尼爾的這些話,阿蘭和瑪西婭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最終,丹尼爾贏得了電視劇《大衛·科波菲爾》中扮演少年大衛角色的資格。《大衛·科波菲爾》改編自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小說,該書帶有自傳性質,作者本人也特別鍾愛此書,狄更斯曾經說過:“大衛·科波菲爾是我最疼愛的孩子。”本劇在已經麵世的BBC狄更斯作品電視劇集中無疑具有最高的含金量。扮演少年大衛的角色也是以《哈利·波特》係列電影成名的丹尼爾·雷德克利夫初涉熒屏之作。

1999年12月,11歲的丹尼爾·雷德克利夫擊敗了上萬名躊躇滿誌的對手,贏得了《哈利·波特》這個命中注定就該他來出演的角色。

正如著名導演克裏斯·哥倫布所言:“丹尼爾走進了我們的視野,我們一下子就知道已經找到了這位哈利。”

“教育心得”

作為父母,培養孩子的品質是首要的,不僅要言傳身教,還要根據孩子的行為特點去挖掘他們的潛能,鼓勵和支持他們。同時,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要使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在父母的培養下,小丹尼爾懂得了誠實守信,養成了勤勞的好習慣,以及樹立了堅定的自信心,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也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