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莫紮特:音樂天才的成長之路(2 / 2)

莫紮特全家乘坐公共馬車在德國、法國、英國和荷蘭旅行了三年。每到有公爵或王子掌管宮廷的地方,他們都停下來開音樂會。那些貴族夫人們對這個小男孩寵愛得非常厲害,以致父親給一位朋友寫信說:真希望她們給這孩子的金幣像她們給他的親吻一樣多。

一位英國評論家寫道:“這個孩子出於本能懂得的音樂比許多大教堂教師鑽研了一輩子所學的還多。”當莫紮特全家回到薩爾茲堡的時候,他們帶的許多有裝飾圖案的精細紡織品、披巾、綢緞、鼻煙盒、戒指和其他禮物足夠開一個鋪子,但卻沒有多少錢,他們在音樂會上掙來的錢都在旅途中花光了。他的父親意識到:假如讓這孩子在薩爾茲堡待得太長,他很快會被世人忘記。

於是他又計劃了一次旅行演出,這次是去意大利,一個當時在音樂上非常重要的國家。那時,意大利每個城市都有歌劇院,它的歌劇作曲家和歌唱家到全世界都很吃香,往往擠占了當地音樂家們的工作。父親認為假如莫紮特能夠在意大利贏得名譽的話,他在世上的道路就容易走了。父子二人開始了在意大利各城市的旅行演出,自始至終都是凱旋。富有的夫人們把各種禮物傾瀉到他身上,人們委托他為米蘭的大歌劇院寫歌劇。

在拿波裏,他的演奏使單純的老百姓吃驚得以為他的鑽石戒指一定有魔術,要求把它脫下來看看。在羅馬,他們在複活節的前一周到西斯廷大教堂去聽一個聖樂作品。合唱班對樂譜戒備森嚴,從來都不準許別人把它抄下來。莫紮特回到自己房間裏,僅憑記憶就把它寫出來了!

這次旅行演出對莫紮特的藝術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他有機會接觸到歐洲當時最先進的音樂藝術——意大利歌劇、法國歌劇、德國的器樂,又接觸到了巴赫、薩馬蒂尼等赫赫有名的作曲家,並學習了他們的作曲技術,為他以後的創作風格多樣化奠定了基礎。

但在這次旅行演出中,老莫紮特也清楚地看到了兒子身上的缺點:他雖然有出色的音樂天賦,但是由於沒有受過正規的普通教育,所以文化基礎很差。旅行回來後,父親為兒子進行係統的補課,教他學習拉丁文,學習音樂家必修的意大利文,還學法文和英文。

小莫紮特從六歲開始作曲:8歲時寫下第一首交響曲,11歲寫下第一首清唱劇,12歲寫下第一部歌劇,14歲指揮了該歌劇的12場演出。他在1773年聽了海頓的弦樂四重奏後,同年首次寫出自己的六首四重奏,時年17歲。

正是在老莫紮特的嚴格要求下,再加上小莫紮特自己的刻苦努力,最後終於成為一位世界著名音樂家,對世界音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教育心得”

父母在重視對子女的早期教育時,要善於觀察、發現、發掘孩子的天賦,正確地引導、啟發,並加以嚴格訓練,使之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錘煉其心理素質及品質,這樣培養的孩子,成才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