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惜春小劄(2 / 2)

承德的避暑山莊裏,有一幢煙雨樓。聽說在文革期間,有一位當時獨一無二的作家,得以在這座樓裏寫小說,那當然是很了不起的了。不過名為煙雨樓,但至少在春天裏,是沒有煙雨的。那金碧輝煌的匾額上,我記不得那是不是乾隆的禦筆了,但煙雨二字,也隻是一廂情願罷了。在這高寒地帶,隻有塞外的幹燥風和蒙古吹過來的沙塵,決不會有那“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的煙雨蔥蘢的風景。

看來,北方的春天,就像朱自清那篇《蹤跡》裏寫的那樣,她“匆匆地來了,又匆匆地走了”。

所以,辛棄疾對春天說:“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想方設法要留住春天,千萬不要讓她平白地度過,否則,蘇東坡的遺憾,“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從身旁消逝,該是多麼懊悔的事啊!

因此——

捉住春天。

把握春天。

然後,充分地享受春天。

雖然李商隱告誡過,“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但春天,是喚醒心靈的季節,是情感萌發的季節,也是思緒湧動的季節,更是人的生命力勃興旺盛的季節。

切莫虛擲時光,切莫浪費春天。

人的生物鍾,如果能夠耳聞的話,可以相信,在這個季節裏,響動的準是黃鍾大呂之音,振聾發聵之聲。甚至血管裏跳動著的激流,也會蘊含著前所未有的力量。此時此刻,若去愛,一定是熾熱生死的愛,若是去恨,一定是切齒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若是去冒險,若是去幹一番事業,若是豁出命去拚搏,你會從你的身體裏,獲得超負荷的“爆破力”。

這種“神來之力”,這種“能量”,就是人類的春天效應。

人的一生,何嚐不如此呢?也有其春華秋實的生命過程。那麼青春年少的日子,也就是最美好的春天了。

然而,一生中的這個春天,似乎比北方真正的春天還要短促得多。

人,有各式各樣的活法,這是每個人的選擇。平庸灰色是一生;碌碌無為是一生;愛不敢愛,恨不敢恨,也是一生。永遠羨慕別人有,永遠笑話別人無,永遠滿足現狀,又永遠做更好日子的夢,可又永遠想不勞而獲的小市民吃不飽,也餓不死的日子,當然也是一生。自然、奮鬥是一生,努力是一生,為了一個目標,孜孜不息地追尋是一生。而熱愛生活,熱愛自己,淚流過,汗淌過,摔倒過,白忙活過,總之,活得既有快樂,也有痛苦,既有滿足,也有遺憾,那當然也是一生。無論怎樣的一生,你千萬要珍惜你生命中屬於春天的那一瞬即逝的歲月。

因為,青春隻有一次,一去便不複返。

而且,青春不會久駐,使你的青春放出光華,享受青春的美,那才是生命最大的歡樂。

等到頭發花白,“蠟炬成灰”,一切都成了“昨夜星辰昨夜風”,那時,你後悔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