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訴別(1 / 3)

文皇一十三年六月初,是日天朗氣清,楊花飄落,柳絮紛飛;六月的清風,絲絲涼涼,縈繞於空中的飛絮,添了幾縷亂意與悲意。

致知院,小湖畔。

方圓一裏的平靜湖麵上,不時泛出道道漣漪。鳴聲上下,魚翔淺底,致知院內可稱是一片祥和。

驀地,隻聽得一道低沉琴聲傳出,瞬息打破了平靜。

“咚……叮叮…咚……”

緊接,一陣婉轉琴音悠悠傳出,縈繞於湖畔之上。蟬音回繞,黃鶯互鳴,比目相遊,柳隨風動,情由音傳。

那曲調由低轉高,待至高音之時,音調鬥轉,迅疾轉為低音;似少女初見情郎之時所露羞意,如閨閣女子偷望男子的朦朧曖昧。悠揚曲音,絲絲情意,於整個湖畔彌漫。若此時再有一首言情說愛之歌,倒是有錦上添花之妙。

恰於此時,又聞,“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鶯鶯歌聲,道出女子對遠出在外丈夫的思念,心底愛意道之不盡。若說方才琴音隻是表露朦朧愛意,此刻於詩詞之中卻是異常明朗。

迎聲而望,一名年近十五歲的綠衣少女纖手輕撫琴弦,婉轉低吟,一雙美目不時望向背對自己的少年。

少女琴音流露之意,詩歌表露之情,眼前少年豈能不知?然前路漫漫,有無數未知變數,昔日誓言可否永久堅守?埋藏於心底的情種又能否生根發芽?

眼前少年少女正是王凡、趙菁二人!

匆匆三年而過,趙菁已褪去周身稚氣。雖說仍舊有幾分青澀,但已亭亭玉立,出落的楚楚動人。

王凡今日至致知院,正是為辭別而來!

三年相伴,二人早已心有靈犀。伸出右手,便已知欲做何事;嘴唇忽動,便已知欲言何話;眨眼皺眉,便已知內心想法。一舉一動,無聲卻勝似有聲。

趙菁知曉王凡今日有要事相告,更預感於自己而言並非好事!

王凡嘴唇忽動,又緊緊閉上。須臾,王凡無奈轉身,神色發苦,低聲說道:“菁姐姐,我……我……我要走了!”

趙菁神情頓住,片刻,強顏笑道:“還可以回來啊!”

王凡道:“此次前往劍宗,相隔億萬裏之遙,前途艱險,吉凶難料,我……我也不知何時方能回來。”

“難道一定要去劍宗嗎?”趙菁問道。

王凡聽後,不由心想:“難道一定要前往劍宗嗎?前往劍宗,為拜師學藝,增強修為,早日助爺爺達成心中所願。爺爺平日百般疼愛於我,若拒絕此事,豈不令爺爺失望?”

“些許困難,我又何懼之?不消十年,我定當修煉有成,重返神州!隻不過,十年光陰,不知舅舅是否仍舊堅持將菁姐姐下嫁吳天?”

王凡點了點頭,道:“菁姐姐,我……!”

趙菁立時打斷王凡話語,道:“凡弟弟,若你十年未歸,我便等你十年;若你百年未歸,我便等你百年;若你千年未歸,我便苦等至死!”

言罷,又聽趙菁調笑道:“聯姻西蠻,乃父皇之舉,我並未答應。若日後西蠻尋親,便讓父皇自己遠嫁西蠻去,我可不願終日茹毛飲血與蠻人一道生活。”說著趙菁不知不覺間雙眶已是泛紅。

王凡聽後,“嘻嘻”發笑,隨即肅然說道:“菁姐姐,何需你苦等百年千年?十年之內,我必定重歸神州。待至那時,爺爺定會準許我們在一起。”

“不知羞!誰願與你在一塊兒?”趙菁扭頭啐了一口,心底甚是高興,但憶起王凡即將遠去,又憂愁迭起,隨後沉聲說道:“凡弟弟,便讓姐姐再為你彈奏一曲吧!”

當下,趙菁又是輕撫琴弦,婉轉低吟,“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殷其雷,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