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會意地說:“我已經安排好了,請大家進去吧!”
大客車上一共下來了三十多人。
他們在工會主席的帶領下,將卡車上的花圈卸下來,按照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吩咐,依次將花圈擺放在存放著吳婭儷父親屍體的那間太平間裏。
吳婭儷的母親一見到丈夫的屍體被安放在一副水晶棺材裏,急忙撲上前去,開始放聲大哭起來:
“老頭子,你好狠心啊,怎麼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一走了之了,你走了,我以後該怎麼活啊……”
“嗚嗚,爸爸,你怎麼說走就走了呢?”吳婭儷將父親的遺像擺放到太平間正中央位置,也跪在父親的屍體旁痛哭不已。
在場的親朋好友一邊陪著這對母女抹眼淚,一邊勸慰道:“人死不能複生,還是讓老人家入土為安吧……”
大家紛紛上前,連拉帶拽地勸慰這對哭得死去活來的母女。
待她們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之後,由工會孫主席宣布,追悼會正式開始。
首先,大家站在吳婭儷的遺體前默哀三分鍾,然後,孫主席致追悼詞——
各位親友、各位來賓: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退休職工吳長青同誌。
吳長青同誌因意外的車禍身亡,享年62歲,吳長青同誌出生於×××年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年參加工作,×××年因病退休。
青年時代的吳長青同誌和許許多多同齡人一樣,飽經了苦難貧困生活的煎熬和考驗,他十六歲時生活所迫,棄書投工,擔起了養家糊口的重任.
吳長青同誌一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參加工作期間,總是一心撲在工作上,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敬業愛崗,默默奉獻,得到領導和同誌們的肯定和讚譽,多次被評為市先進工作者……
吳長青同誌為人忠厚、襟懷坦白;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生活節儉,艱苦樸素;家庭和睦,鄰裏團結,他對子女從嚴管教,嚴格要求……
吳長青同誌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誌。
盡管他離我們而去,但他那種勤勤懇懇、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那種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那種為人正派,忠厚老實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為他的家庭失去這樣的好丈夫、這樣的好父親而惋惜。
然而,人死不能複生,我們隻能控製自己的感情,抑製自己的悲痛,以更加高昂的熱情加倍工作,以慰吳長青同誌在天之靈。
吳長青同誌,您安息吧!
孫主席念完追悼詞後,大家懷著沉痛的心情,為這個死去的老人默哀,一同向他的遺體告別……
吳婭儷父親的追悼會開完,舉行了簡單的遺體告別儀式。
孫主席率領單位職工帶著對死者家屬的親切問候,向吳婭儷母女依依告別,
當大家紛紛走上大巴車,離開了殯儀館時,一種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吳婭儷真切感受到了一種社會大家庭裏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