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青春保健(十)(1 / 3)

怎樣測出人的體力年齡

一個人的體力年齡可以和實際年齡相差10年甚至20年。測驗體力年齡是通過以下六個方麵來綜合評定的。

平衡性:閉上雙眼,抬起一隻腳,離地麵20厘米,測定單足站立的時間。30秒為及格,站立時間越長,說明平衡性越好。

敏捷性:地上劃個30厘米見方圖形,兩足並攏,前後左右跳躍,看一分鍾能跳幾次,跳的次數越多說明越敏捷,150次為中等。

柔韌性:屈體觸地,手指能觸地為及格,手腕觸地為優秀。

耐久力:深吸一口氣,屏氣,看能堅持幾分鍾。半分鍾為及格。堅持時間越長,說明肺活量越大。

腹肌力:腹部皮下為“脂肪庫”,腹部脂肪越多,腹肌越無力。仰臥靠腹肌收縮能坐起者為及格,雙手扳頭坐起者為優秀。

爆發力:爆發力是由力量和速度決定的。一個十分強壯的人,爆發力並不一定大。下蹲後運用下肢彈跳向上躍起,然後下蹲為一次。計算一下25秒鍾內能做幾次。15次為及格,25次為優秀。

最後把六頂指標綜合起來,有四項指標均在中等以上水平者,說明體力年齡年輕10歲。如果有三項不及格,說明體力年齡比實際年齡衰老10歲。以上隻是粗略說明,準確結論,必須通過體力指數換算表來計算。

吞咽唾液有什麼好處

吞咽唾液有強身作用,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腎有久病者,可寅時麵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者七遍,以引頸咽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7遍,餌舌下津無數。”其意為“久病腎虛者可用咽津法治療。要求在寅時(一清早),麵向南方,思想集中不亂想,做深長呼吸7次,然後伸直頸項,吞咽唾液。咽時要用力,似吞硬物那樣,7次後,可咽下很多津(唾)液。”後世醫學又作了補充,說做深呼吸時,要舌舐上齶,做7次後,還要以舌尖連舐攪上齶,這樣使唾液充滿口中,在咽津時,並以意送至丹田(穴位,在臍下一寸),如此一口接一口,咽數十口乃止。

吞咽津液之所以引起醫家重視,並盛讚其功,是古代醫家實踐而知,並非臆想。現在生理醫學已證實唾液趨於中性,也就是既不偏堿又不偏酸。唾液中除99%的水分外,還有血漿中的各類成分,如粘蛋白、球蛋白、氨基酸、鉀、鈉、鈣,還有唾液澱粉酶、溶菌酶等有機物和無機物。正因為唾液中含有這些成分,所以對人體具有以下作用:

唾液能助消化。由於唾液澱粉酶可使食物中糖類分解為麥芽糖,再經消化道加工為單糖,即可被組織細胞吸收利用。還能清潔口腔。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殺菌,能使許多有害病菌溶解或破壞掉,因而可以減少齲齒的發生,同時又能潤滑咽喉。由於說話和吞咽,食物被唾液溶解以後,才能激刺舌尖表麵的味蕾產生甜、酸、苦、辣等味覺。一個人假如沒有唾液,再鮮美可口的食物也感覺不出味道來。唾液中的粘蛋白,能使口腔粘膜濕潤,歌唱家在表演以前要潤潤喉嚨,才能唱出優美動聽的歌聲。因唾液是中性,能減輕刺激較強的酸、堿,咽入胃中能起到中和胃酸,保護胃粘膜作用,所以有助於潰瘍病的防治。由此可見中醫學一直認為津液是人身一寶,不要輕易吐掉,是有其科學根據的。

怎樣防止“菌從筷入”

我國人民使用筷子,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多年的曆史。在那以前,老祖宗們都是赤手上陣吃抓飯的。後來進化到借助於草莖和木棍夾取食物,這大概就是最初問世的筷子。以後又逐漸發展為今天使用的輕巧、簡便、實用的獨特食具。

這一對兒“小棍兒”在中國人手裏本領大得很,它不但可以挑、夾,還可以撅、扒,除了吃湯以外,對於任何美味佳肴,都可以勝任。

然而,在讚譽這得心應手的筷子時,不要忽略了它常常是“病從口入”的媒介之一。筷子是我們的親密朋友,同時也是痢疾、肝炎、傷寒等多種腸道傳染病菌及多種寄生蟲的朋友。有人觀察到,一雙不潔淨的筷子上附著的細菌數不亞於一隻髒手。

那麼,怎樣保護筷子的潔淨無菌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堅持將筷子放進沸水中燙煮消毒。對於家庭來說,用飯以前對筷子消毒更必要,因為存放筷子的盒或其他容器,本身可能就不幹淨,或者暴露在外任空氣汙染和蒼蠅蹤爬,這就使飯後的消毒前功盡棄。而飯店和集體食堂,則應把消毒過的筷子放在潔淨的專用容器中,確保消毒後不再被汙染。公共用餐場所,很難排除各種傳染病患者、恢複期病人和健康人帶菌者前來就餐。為此,除了加強筷子的消毒滅菌措施外,在聚餐時,設置“公用筷子”也是值得效法的好辦法:每張餐桌都配備幾雙“公用筷子”,人們先用它們把想吃的菜肴夾到自己的碟內,然後再用自己的筷子完成下一道“工序”。這樣做起來雖然麻煩,卻可大大減少相互傳染的機會,協助人們把住“菌從筷入”這一關。

家庭設宴款待客人或合家團聚時,主勸客餐或相互布菜時,都養成使用公用筷子的習慣,無論從文明禮貌還是從有益健康上看,都是值得提倡的。

怎樣自我判斷身心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經長期的觀察研究後,對人體“健康”作出如下定義,健康不僅是表現出沒有疾病和衰弱現象,而且在精神和心理方麵應保持著完美的狀態。如果在以下幾個方麵自我感覺良好,那就表明身心是健康的。

人們可從吃、睡、走、說、便五個方麵,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作出判斷。

1.吃得快、吃得香,是人體消化係統功能良好的反映,大多數人在患病的早期症狀是食欲減退,吃東西無味。

2.睡得快、睡得甜,是人體神經係統興奮與抑製功能協調的標誌。倘若人體某係統或髒器發生病變時,就會有病變的信息傳入神經係統。由於神經係統受到幹擾,這樣就會難以入睡。

3.走得快、步子穩,是人體循環係統和神經係統功能良好的表現。因為人體的衰老往往是從腿開始的。心髒、動脈、中樞神經係統功能衰退時,會使人感到走路無力,步子不穩。

4.說得快、說得流利,是人頭腦清醒,思路敏捷的表現。如果說話反應遲鈍,答非所問,語無倫次,是精神疲勞,健康狀況不佳的反應。

5.便得快,是人體腸胃功能好,吸收能力強的表現。倘若常常便秘,則會使有毒物質滯留在體內被吸收,從而有礙健康。

在精神和心理健康方麵,可由以下三點來衡量:

1.有充足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處事沉著,應變能力強,並具有“知足常樂”、“與世無爭”的處事態度。

2.有良好的個性,包括性格溫和,意誌堅強,富有情感,並有坦蕩胸懷和豁達的心境。

3.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能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遇事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溫文爾雅,隨遇而安,泰然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