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鍛煉身體(三)(1 / 3)

怎樣才能盡快學會跨欄跑

跨欄跑速度快,技術難度大,而且富有驚險性,是廣大中學生,特別是男生喜愛的項目之一。為了使同學們在學習跨欄跑時,能有的放矢,盡快掌握,下麵分三個方麵向同學們簡單介紹。

1.勇敢頑強的精神是學習跨欄跑的前提。離開這種精神,再好的練習手段也是一紙空文。

2.打好柔韌基礎是學好跨欄跑的重要條件。跨欄跑關鍵技術~~跨欄步,需要一定的柔韌素質作保證,因此同學們在學習跨欄跑時一定不能忽視柔韌性練習。主要應加強髖、腿部的柔韌性。

3.掌握跨欄步是學習跨欄跑的關鍵。跨欄步技術分為起跨和過欄兩個階段。起跨階段的關鍵是擺動腿的擺攻欄動作。過欄階段的關鍵是起跨腿的提拉過欄動作,因此學跨欄跑應抓住關鍵的關鍵,練習手段如下:

(1)擺動腿的攻擺模仿。擺動腿在後成弓步站立。動作分為蹬、收、擺、放、落五個階段完成。

(2)擺動腿的欄側攻擺練習。可分為原地的、進行間的、慢跑中的練習。

(3)起跨腿的提、拉過欄模仿。動作分為蹬、收、翻、轉、落五個階段。

(4)起跨腿的提拉過欄練習。可分為原地、行進間、慢跑中的練習。

(5)完整技術練習。

總之上述三個方麵是學習跨欄所必須的。此外適宜的起跨距離對於學習跨欄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中學生的起跨跳距離為1.5米~2米。

長跑時怎樣呼吸才算正確

在長跑的各項技術裏,首推呼吸技術最重要,因為呼吸方法不正確,就不能更好地促進體內的氣體交換和血液循環,會過早地出現疲勞,有時,還會引起呼吸器官發炎、嗓子疼和咳嗽。

一般來說,長跑時應盡量用鼻子呼吸,這樣通過鼻腔,可以使吸入肺部的空氣得到加暖和過濾,避免冷空氣和灰塵、細菌等大量進入呼吸道,引起咳嗽、氣管炎、胸痛等不良反應。

但是,當跑的時間長一些和速度快一些時,光用鼻子呼吸就不能滿足需要,這時要采用口鼻並用的呼吸方法。用口呼吸,不要張大口,而是口微張,牙合攏,舌尖卷起,微微舔住上齶,讓空氣從牙縫裏進出。

長跑時,呼吸要均勻有節奏,呼氣要短促有力,有適當深度;吸氣要緩慢勻和。一般可采用“兩步一吸,兩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經過反複練習後,就會成為習慣,以後跑起來就會自然地有規律,與步伐頻率協調起來,輕鬆有力,呼吸自如。

怎樣克服長跑中的“極點”

在初練長跑時,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即在長跑的某一段時間,會出現腿酸乏力,動作遲緩,呼吸困難,似乎無法再堅持下去。這是由於人體在進行劇烈運動初期,呼吸、循環等係統不能及時與運動器官協調,引起供氧不足,乳酸等代謝物質在血液中大量堆積,造成血液酸度上升,從而使運動中樞受到抑製。這種現象稱為“極點”,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極點”出現後,並不意味著喪失了繼續運動下去的能力。此時,應當放慢運動節奏,降低運動速度,使內髒器官與運動器官互相協調一些,當血液中的乳酸相對減少之後,各種不良現象即會消失,這時就會產生輕鬆有力的感覺。這種現象在生理學上叫做“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到來之後,可加快運動節奏,提高運動速度。長期堅持長跑運動的人,“極點”出現的較晚且緩衝時間短,一般不會表現出不適感。為了推遲“極點”的出現,在激烈運動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出現“極點”時,不可慌張,在放慢節奏的同時,要加強深呼吸,這樣可使“第二次呼吸”提前到來。

長跑鍛煉中怎樣保護腳

長跑中,雙腳要長時間地交替地有力著地,必須注意對腳的保護。

1.要盡量選擇鬆軟平整的場地,不要在堅硬和凹凸不平的地麵上跑步。

2.不要穿硬底鞋,盡量穿底子較軟、較厚的運動鞋,鞋裏墊上一雙海綿墊更好,鞋襪要合腳,鞋帶不宜係得太緊。

3.跑步的姿勢要科學合理,要用前腳掌著地,充分發揮腳弓的彈性,做好緩衝動作,減小著地時的阻力。腿的後蹬要舒展,腳落地時要利用好緩衝力量,不要太猛。

4.經常用熱水泡腳,這樣不但能舒經活絡,增進血液循環,減低下肢腳部肌肉的粘滯性,增強關節韌帶的彈性和伸展度,而且能減少局部乳酸的聚集,消除疲勞,有利於腳的保護,防止發生傷痛及凍瘡。

跑步時怎樣防止“八字腳”和上體後坐

“坐著跑”和“八字腳”是跑的過程中兩種常見的錯誤動作,無論是長跑還是短跑,這二種錯誤動作都阻礙著人體向前。“坐著跑”使步幅縮短,而且跑時費力。“八字腳”同樣也使步幅縮短,而且還降低步頻,兩者都影響跑的速度,那麼應如何糾正這兩種錯誤動作呢?

這兩種錯誤動作的產生,主要是對正確的跑步姿勢理解不深,觀察不細。“坐著跑”是由於後蹬不充分,髖前送不夠,腿部力量柔韌性差,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差等原因造成的。“八字腳”則是受日常的不良習慣,擺臂、擺腿方向的不正確和兩腿力量不均勻因素的影響,針對產生這兩種錯誤動作的原因,我們在練習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糾正。

1.了解正確的跑步姿勢~~頭正對前方,臂以肩關節為軸前後擺動,上體適當前傾或正直,大腿前擺送髖,膝關節正對前方,後蹬時,髖、膝、踝三關節充分蹬直。

2.注意動腦練習,這也正是體育促進智力發育的重要途徑。練習時針對正確的技術和自己錯誤的原因,有意識地用大腦去支配神經、肌肉進行克服性練習。例如:糾正坐著跑,練習時就應有意識的向前提、送髖,抬起上體。對八字腳的糾正,練習時就應注意使臂、腿、膝按正確技術要求擺動,還要注意用前腳掌著地。這樣做,開始時可能由於神經係統對肌肉活動的支配能力還沒有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因而收效不大,但是隨著練習手段的改進和訓練活動的反複進行,則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加或改進練習手段,針對這兩種錯誤動作可相應的采取一些手段進行糾正。

(1)“坐著跑”的糾正方法是扶牆高抬腿跑;高抬腳上台階,後蹬跑;原地高抬腿跑過渡到加速跑;轉髖跳;側移轉髖跑;及各種壓腿等。

(2)“八字腳”跑的糾正方法是標線跑:畫一條直線,跑時沿直線落腳;扶牆後蹬跑,要求上體適度前傾,膝關節和腳正對前方,加強腿部力量練習,使兩腿力量基本均衡等。

以上介紹了“坐著跑”和“八字腳”跑的糾正方法,但這兩種錯誤動作絕不是一二次練習所能糾正的,必須經過反複的動腦練習,使正確技術形成動力定型,才能使錯誤動作得到糾正。

怎樣跑4×100米接力

4×100米接力跑,緊張激烈,競爭性強,是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但是在激烈的比賽中,掉棒、等棒、原地傳接棒、接棒倒手等影響速度的現象卻是屢見不鮮,那麼怎樣才能克服這些弊端取得好成績呢?

首先,4×100米接力是集體比賽項目,良好成績的取得,來源於4人的團結合作,默契配合,因此參賽人員需要反複練習,取得默契,這樣才能克服等棒、掉棒、原地接棒等現象。其次,合理熟練地應用技術是克服上述弊病的重要手段。

4×100米接力跑可分為:①起跑技術。它和短跑技術基本相同,這裏不做解釋;②站位技術。4人起跑前的站位,按便於傳接和便於發揮速度的原則。第一、二、四棒運動員應站在跑道外側,第三棒運動員則站在跑道內側;③傳接棒技術。它分為兩個方麵。其一是傳接棒的方法。有上挑式和下壓式。上挑式動作自然,容易掌握,缺點是棒越傳越短,容易掉棒。下壓式克服了上挑式的缺點,但手腕動作緊張,不自然。因此比賽中最好把這兩種方法混合著用比較好。其方法如下:第一棒運動員以右手握棒,用上挑式傳給第二棒運動員的左手。第二棒隊員以下壓式將棒傳給第三棒隊員的右手。第三棒隊員則用上挑式傳給第四棒隊員的左手。這樣傳接棒的好處在於既不用倒手,也防止了掉棒,而且還能比較好地進行彎道跑。其二是傳接棒的時機。掌握好傳接棒的時機是解決等棒,原地傳接棒和犯規的有效手段,它的原則是在20米接力區內順利完成接棒,而不降低速度,這首先需要4人的默契配合,另外還可設起跑標誌線,用發聲示意交接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