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第二本故事集子。
之前我出版的幾本小小說集,序言都是請了人寫的。但是,出版故事集,序言是自己寫才好。第一本故事集《進我家喝水的叔叔》,我曾寫序言《故事,精彩自己的生活》。這回,我寫序言《故事,溫暖自己的生活》。
故事,溫暖自己的生活。
故事裏有個“我”。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每個故事裏肯定有個“我”。有人常將寫故事說成是“編故事”,這話是不準確的。故事寫作,應該還是屬於創作。古代的一些民間故事,大多是一傳十,十傳百,那也算是集體創作,是眾人智慧的結晶。作者每寫成一個故事,或者直接有個人物“我”,或者故事主人公名叫“張三”“李四”,但也是“我”的化身。故事中的人物,是代表著創作者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故事情節,當然也就是按照創作者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基本原則展開的。我的作品,當然就會有我的影子了。
而寫作故事的過程,則是作者自己道德洗禮的過程。一個優秀的故事寫作者,一定是有著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人。這就還要說到故事的社會作用了。故事除了對“我”有道德淨化功能處,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使故事的讀者,或者更廣闊的人群受到教益,個人境界得到提升。自古以來,故事就有懲惡揚善的社會功能,歌頌美好人和事,鞭撻醜惡,反映了勤勞的人民不懈追求真善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我寫《自己的光明就在眼前》《進我家喝水的叔叔》《我有高考機密》《蓮子的味道》等篇目時,都是從這樣的角度考慮的。
故事是通俗作品,也正是如此,有人輕視故事,瞧不起寫故事的人,這是大錯特錯。故事肯定是屬於文學範疇的。她也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情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跌宕起伏,從而闡發道理或者價值觀。有些“陽春白雪”的所謂文藝作品,曲高和寡,不過是高束庋藏的物品而已;而故事作品雖有“下裏巴人”之嫌,但其文學的本質特征仍在,其社會功能更大,更應該加以重視。也正因為故事作品大學師生在看,賣肉的開三輪的也看,這也就充分體現了故事作品的廣泛性,顯現了故事作品經久的魅力。其實,我的作品大多是小說,我這樣說,並不是貶低小說等文學作品的地位,隻是想提醒:故事作品,應該在文學的大天地裏有自己應有的地位。小說講究立意,故事作品也是講究立意的。隻不過,二者外在的表現形式不同罷了。成為一個優秀的小說作家難,同樣,成為一個優秀的故事作家也是不容易的。
我出版的小說集《陽光爬滿每一天的窗子》獲得過2009年冰心兒童圖書獎,或許,我的故事裏會有小說的影子,但,這正是我的故事集之特色所在。
我的故事作品不多,但也還算有幾篇看得上眼的。《租個漂亮姑娘》在《故事會》上亮過相,《進我家喝水的叔叔》《校園裏的黑狗》等5篇故事先後在《中學生故事》卷首刊出。近幾年,我在《故事會》《故事林》《故事家》《百家故事》《傳奇故事》《意林金故事》《民間故事》《中國故事》《三月三》《今古傳奇》《古今故事報》等報刊居然發表了220多篇作品。
為了自己精彩的生活,我會繼續將故事寫下去。哪怕作品並不像小小說那麼高產,我也會堅持。
故事,精彩自己的生活。故事,更溫暖自己的生活。
因為溫暖,才更精彩!
陳振林
2012年12月12日於心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