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蓮子的味道(1 / 1)

劉大海這三年成了個大忙人,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劉大海忙什麼呢?忙著尋人,尋找一個名叫張平林的大騙子。

還在五年前,劉大海發動白水村裏的老少爺們種起了蓮子。可不想,收成居然好得出奇。蓮子的香味兒傳得也快,好多收購者蜂擁而至。最終劉大海牽頭選定了張平林這個買主。張平林是三江市人,離這有1000多公裏了,大老遠的,能讓人家空著手回去嗎?再說這人長得也忠厚,一棍子打不出個屁來的那種男人。張平林出的價錢每斤比別人高一點,就這一點,也讓村裏的老少爺們高興了一陣子。

張平林講信用,一手交錢,一手提貨,絕不少半分錢。第二年,張平林又來收蓮子,白水村的蓮子讓他給端了鍋,錢也不差半個子兒。不過,大家彼此相互信任,有時讓他先提貨,後付款。大夥想想,這也沒有什麼不妥的,做生意嘛,講的就是“誠信”二字。可大夥就栽在了這“誠信”二字上,三年前的9月28日,張平林從白水村劉大海手中運走了2萬多斤蓮子,價值十幾萬元。這回,張平林卻“黃鶴一去不複返”了。打電話,人家早關機了。等了兩個多星期,還不見蹤影。張平林這才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了。為了種蓮子,五個種植家庭東拚西湊借了近十萬元,如今欠著這一屁股的債。

尋找張平林就成了這幾個家庭的首要任務了。大家這才想起,和張平林做了兩年生意,居然沒有問過他家的具體地址,隻說是三江市的。這去三江市找他,不是大海撈針嗎?再說,他張平林打算想做這缺德事,人家早就想法躲了起來,說不定他張平林的名字本來就是假的。

要說如今這社會,水總是要流平的。這不,劉大海就真格地感受到了。他和大夥種蓮子,被張平林騙走價值十幾萬元的蓮子,可這兩年,他劉大海像會魔法一樣,接二連三地收到彙款單,每張單子5000元,加上昨天的一張,一共是21張了。兩下裏一比,被騙走的錢也差不了多少了。不過,劉大海收到彙款單卻是不大高興的,因為真不知道是誰寄來的錢,來路不明的錢是不能要的啊。打收到第一張彙款單起,劉大海就去問過郵局,郵局說對方留言是“希望”,大概是希望工程彙過來的吧。劉大海心裏納悶,希望工程咋知道我們蓮子種植戶欠下了10多萬元債務呢?這錢劉大海試著退回去,但郵局說寄錢人沒有具體地址和姓名,不能退。劉大海於是跟其他受騙的幾個種植戶說:“這錢,我們真正弄清它的來頭後,再用來還債也不遲吧。”大夥連連點頭。

這樣,兩件事擺在了劉大海的麵前。一是尋找大騙子張平林,二是查清是誰寄來的錢。三年來,劉大海往返三江市也有20多次了,但毫無線索。到公安局查過“張平林”,有是有十多個叫這名字的人,但都不是要找的張平林。那張平林,黑瘦的身材,眨巴眨巴的雙眼,就是燒成灰我也認得的,劉大海在心裏說。三年來,劉大海不知吃過多少苦,要是真找到這張平林,他劉大海殺死張平林的心都有呢。劉大海又來到了三江市。

劉大海漫無目標地走在三江市人民廣場。忽然,他看到個怪事,一個小男孩,被人用繩子一頭係住手腕,一頭係在廣場上的欄杆上。小男孩倒不哭不鬧,睜著大眼睛看著過往的行人。劉大海反正沒找到任何線索,索性逗逗這小孩:“小朋友,拿,給你10元錢。”小男孩轉過頭,大聲說:“我才不要呢,我爸媽在替我賺錢。”

“那你爸媽在哪裏啊?”劉大海問。

小男孩用手指了指不遠處的小小快餐店。因為在廣場邊,店裏的生產還算不錯。劉大海明白了,大概是店老板沒有時間照看孩子,又擔心孩子走失,才用繩子係住小孩吧。劉大海不由地苦笑了一下,他肚子也餓了,想著去吃個快餐。

才走到小小快餐店門口,正想和老板說下菜譜,誰知老板撒腿就往後跑。劉大海也像觸電了一般,一看,這不就是張平林嗎?劉大海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了張平林,他的腿明顯有點跛了。

“劉哥,真對不住你們。”張平林一下子跪了下來,“三年前的9月28日,我們運蓮子的車在過卡子橋時翻進了山溝,蓮子是一顆也沒有了,我的腿也摔斷了,好歹我還撿了一條命。我知道我沒有臉去見你們。我傷好後,就和老婆開了這家快餐店,我想著,今年拚命地幹一年,哪怕不能好好是照顧孩子,也要還完我的債務……”說著,張平林的妻子拿出一遝彙款收據,寄款人都是“希望”。“我們孩子名字叫希望……”張平林說。

劉大海扶起張平林,看著張平林妻子手中的一疊收據,又看了看不遠處四處張望的小男孩,擁抱著張平林,號啕大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