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林愛蓮:從棄嬰到東南亞第一富婆(1 / 1)

2005年,在美國《福布斯》雜誌評出的東南亞富豪排行榜上,新加坡“水王國”凱發集團總裁林愛蓮,以2.4億美元的身價位居該榜第39位,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進入該排行榜前40名的女性,也是榜上最年輕的富豪,她被稱為新加坡的“水之女皇”。

林愛蓮出生在馬來西亞一個並不富裕的小鎮,她一出生便被父母遺棄在當地的一家醫院,成了孤兒。後來,一位63歲的婆婆領養了她,可這位婆婆不侶極度貧閑,還嗜賭成性,曾經為抵賭債,把房子也賣了。林愛蓮和另外4個被領養的孩了,隻能擠在一間搖搖欲墜的小木展裏,每逢下雨天,家中就會“水漫金山”。

林愛蓮從小就顯示出了非凡的商人人賦。4歲時,她就懂得把大人送給她的玩具賣給鄰居小夥伴,把賺來的錢存進儲蓄罐,存滿一罐後,拿給婆婆補貼家用。為了生計,她還曾幫婆婆沿街叫賣自家製造的冰棒。讀小學後,她又學會了賣三明治和製造藤器,給自己賺得不少學費。

大學畢業後,林愛蓮獲得了化學學士學位,她進入Glaxo公司(全球最大的藥劑集團萵蘭素史克的前身)做化學藥劑師。細心的她發觀,製藥公司每年都要花費很大一筆錢進行廢水處理,因為這些化工行業產生的廢水,直接排放出去會造成很大的汙染。

林愛蓮想:“Glaxo這麼大的公司也有這樣困難,其他跨閨公司一定也希望以最低成本來處理好這呰廢水,東鹵亞本地公司麵臨這個困難的就更多了。”於是,林愛蓮開始對水處理產生興趣。1989年,她毅然辭掉穩定的丄作,賣掉丁車和房子,籌集了i.2萬美元投資創辦了一家水處理公司一一凱發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她隻有一間狹小的辦公室和兩名員工,3人每天不停奔波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推銷廢水治理設備。身為公司老板,她常常騎著摩托車,頂著炎炎烈日,挨家挨戶地推銷。那時的林愛蓮甚至窮到沒錢請焊接工,她隻能自己報名參加焊接工培訓課程,並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一個人完成了公司的焊接工作。

她還研發了一種運用薄膜淨化汙水的技術。這一獨門技術經過不斷改進,成為凱發公司最具優勢的地方,其中“超濾膜係統”的專利技術更是吸引了很多國際大公司希望髙價收購。在那段艱苦的創業曰子裏,林愛蓮每天早娛起床後都用同一句話鼓勵自己堅持下去,那就是“新的一天將會有更好的機會”。

20世紀90年代初,林愛蓮決定進軍中國市場。當時她召集了公司的10幾個人,告訴他們公司計劃憑借薄膜產品進入並占領中國市場。她一貫的自信和對事業的熱忱贏得了大家對這一投資計劃的堅定支持。

起初在中國談合作的時候,因為個子小,麵孔看起來也不成熟,她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林愛蓮很快憑真才實學和真材實料,獲得了合作夥伴的信任。開發中國市場的策略獲得了成功,凱發公司與北京、天津、遼寧、黑龍江等地的公司簽訂了多個合同。

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凱發公司己經成為亞洲知名的水和流體處理公司,並在薄膜製造、使用和分解液體及固體等相關技術方麵擁有豐富的經驗。同時,該公司還致力於以薄膜技術為核心的水源和環境工程尖端科技的研發工作。 、

2001年1月,凱發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一上市就引來投資者關注公司股票的市盈率接近40倍。當地的《精明投資者》雜誌將凱發公司譽為“新加坡交易所最受推崇的公司”。林愛蓮創造了神話一一10多年時間,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一躍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汙水處理公司,而林愛蓮也從一無所有變為上億身價。

林愛蓮已成為新加坡企業家精神的典範。2005年3月,她獲得第2C屆“新加坡商業獎”的大獎一一“傑出商人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栄的女企業家。在頒獎典禮致辭屮,林愛蓮說:“我從來沒有聽到過任何一帆風順的成功故事,也沒有聽說過任何沒有遇到過挑戰的成功企業,我淸楚地知道,信心就是把捤自d·的希望,堅信那些還沒有實現的夢想。”

事業成功後仍保持“小鎮性格”

雖然家產過億,但林愛蓮依然過著簡單的生活。她最大的花費不過是一幢半獨立式房子和一輛寶馬轎車。她從不會花太多的錢買首飾,最昂責的飾物是幾塊手表,分別在運動、上班和晚宴時佩戴。她也不愛社交場合的熱鬧,隻喜歡與熟識的朋友舉行小型聚會空閑時,她會在家裏畫一些卡通畫、油畫,這是她從小的興趣。朋友們都說她至今仍然保持著難得的“小鎮性格”,是一個親切隨和的人。對於人生,林愛蓮抱著隨緣的態度,自認最大的優點就是“凡事看得開,放得下她說,到目前為止,自己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讓婆姿住上大房子,因為婆婆沒有等到自己事業成功就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