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之前因為子蘿受傷昏迷一事,拓跋世傑他們投降被莫雲天命令下去拒絕了,邊關的形勢便變得越發的緊張了起來。
特別是夜國,因為莫雲天的態度,他們更是人心惶惶。
而現在突然傳出莫雲天接受夜國的投降,不得不說這無論是對於夜國,還是對於整個邊關,這都是一件令人歡欣鼓舞的事情。
因為莫雲天接受了夜國和匈奴他們的投降,拓跋世傑他們此時此刻又已經是再誠心不過的求和,所以接下來雙方的議和便進行得非常地順利。
不久後,大齊朝和兩國聯軍停戰的消息便傳了開去!
一時,整個邊關,還有大齊朝上下都是一片歡呼聲。
畢竟,這經曆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的戰爭,大齊朝的百姓和將士們都已經是疲憊不已了。
現在聽說了停戰的消息,而且還收到了夜國和匈奴兩國聯軍不菲的賠償,大齊上下的軍民又怎麼不能不興奮,不能不激動呢。
而隨之,莫雲天的威名,還有鄭世嚴的聲望在大齊朝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成功地趕走了來勢洶洶的兩國聯軍,在內憂外困的情況下解救大齊朝於水火之中的莫雲天,在大齊的威名,還有名望又上升了一個極大的層次。
在大齊朝的百姓,還有將士們的眼裏,莫雲天已經是成為了戰神,英雄一樣的人物,為軍民們所敬佩和誇獎,人們提到到都是讚不絕口。
至於鄭世嚴,他在此一戰後,他的聲望更是大大地甩了其他二皇子,七皇子他們好幾條街。
特別是二皇子,他本來在江南起兵便不得民心,現在更是為千夫所指了。
一時,鄭世嚴已經是成為了大齊朝上下呼聲最高的皇位的繼承人,形勢對於子蘿她們這方是空前的有利。
而夜國和匈奴他們,因為戰敗,他們都給大齊朝賠償無數,還有答應了許多的條件。
這讓他們兩國都是元氣大傷,想來在未來的幾十年裏,他們要再對大齊朝做什麼,發動戰爭什麼的已經是絕不可能的了。
更何況是一日有著莫雲天他鎮守著邊關,想來他們的這兩國都不會再有那個勇氣主動發起進攻的了,畢竟這一次慘敗已經足夠讓他們長足了記性,知道莫雲天,還有他的莫家軍都是不好惹的了。
不過,就是這樣子,大齊朝這次能接受他們的投降,這兩國還是慶幸不已的,因為他們終於可以不用再陷入戰爭之中了。
可以說,到此邊關一戰,子蘿她們這一方是完勝了。
而且,未來的幾十年,如果沒有意外邊關都會和平得很,沒有國家再敢來進犯。
解決了困擾多時的兩國聯軍後,這外患總算是解了,而子蘿她們接下來還要麵對二皇子在江南的十五萬兵力的威脅。
這可謂是解了外患,這還有內憂呢!
子蘿想,莫雲天他們在輿論上,還有兵力上雖然都占了極大的優勢,但是這和二皇子他們硬碰硬卻也不是明智的選擇的。
一來,這十五萬之眾的江南駐軍,他們即使是在兵力上還不如子蘿她們這方,但是卻也絕對是一塊非常難啃的硬骨頭。
這一個處理不好,這便極為有可能成為大問題,讓整個大齊朝都再次陷入戰亂之中。
二來,現在的大齊朝剛剛經曆了一場外患,此時的百姓們,還有將士想來都也是厭惡了戰爭的了,更何況還是內戰。所以,此時打起來也絕對不是順應民心的行為。
就憑這些,她們要和江南的這十五萬駐軍硬碰硬,這絕對是下下之策。
所以,現在她們要做的是盡可能地讓這場內戰給化解於無形之中,而不是硬碰硬的打。
想明白過來後,子蘿便把她的這一想法告訴了莫雲天,還有鄭世嚴他們。
莫雲天他們聽說了子蘿她的這一想法後也覺得有理,大家夥都認同了她的這一想法。
於是,大家夥都一致認為這場內亂可以和平解釋便和平解決。
然而,這問題來了,她們是要和平解決,但人家二皇子憑什麼要答應呢。
畢竟,人家也是衝著上麵的那個位置去的。
一時,這問題便又成了子蘿她們現在最頭痛之事。
這打顯然不是好選擇,這和平解決嘛,目前貌似可能性並不大!
於是,就這一點,子蘿她們不由紛紛地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