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市的仁和醫院,一大早就擠滿了各種病患家屬,每個掛號窗口排隊排成一條條長龍。而這個醫院,建於1920年,是c市目前規模最大,曆史最長的民營醫院,總投資4億多元人民幣,占地120畝,建築麵積約10萬平方米。醫院擁有32種醫學專科,其中腫瘤科,核醫學、眼科和心髒科,血液病理科室是該院的優勢學科,屬於民營醫院的龍頭企業。仁和醫院目前擁有1000張病床和近200多名德高望重的醫療科研專家,300多名風華正茂的專科醫師級1500多人護理專業團隊。備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多元化的醫療照顧,為病人提供高素質的治療,在業內有口皆碑。仁和醫院的教授和博士級別醫生真正萬金難求,好不誇張的說,找他們看的病患年前排到年尾了。醫生的技術固然重要,但有些醫院對待病患的態度和與病人解釋病況的耐心很差,導致有些脾氣急躁的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發生糾紛情況時常發生!而仁和醫院的醫生護士,無論多麼忙,這家醫院對待病患的關心和服務要比其他醫院好!病人口口相傳,排不到教授的號,就找主任級別的醫生也是一樣,因為非常信賴這家醫院。 眼科住院部的8樓,這是約20平米的一間雙人病房,簡潔清爽的裝修,淡藍色牆壁,條紋的床單,大大的落地窗!青瀾穿著還是一如往昔的站在窗戶邊,靜靜“看”樓下車來車往。病房裏非常安靜,床頭那束百合花默默散發清香。原本沒有如此安靜,左邊床位的還有一個小男孩,和青瀾一樣,因為眼疾住了兩多月。原本他父母愁眉苦臉,擔心孩子未來眼睛看不見該如何是好,媽媽悄悄背著男孩抹眼淚,爸爸強顏歡笑陪孩子遊戲,每當看見這一幕,青瀾總是感歎老天爺的不公平,給了他們一個帥氣陽光的兒子,卻忘記給他圓溜溜的大眼睛點上一筆。付教授說男孩唯一的希望是眼角膜移植,這個需要機緣,有人捐贈。其實上次恰好有個車禍逝去的人捐獻了眼角膜,按規定是青瀾先移植,因為她先申請的移植手術。可是看見他們幸福的一家人因為這個可愛孩子的眼睛而讓這個家庭從此愁雲慘霧,青瀾私下找到付教授,把來之不易的機會給了他。付教授看了看她,清秀的容顏裏沒有半分不情願和虛假,拍了拍她的手,去給男孩安排手術去了。青瀾想,自己反正一個人,再推遲一些也沒關係,看見看不見也是沒有親人在旁的,無所謂早遲手術,真再沒有機會那也是上天安排!
青瀾的眼睛是因為高二這年,爸爸因為把錢借給一個生意上的朋友,後來那個朋友玩失蹤,導致爸爸自己工廠因為生意周轉不過來,麵臨倒閉。每天與媽媽東奔西走,借錢維持工廠運作,那一天回家,也許太累,也許合理酒的緣故,爸爸媽媽燒開水忘記關閉煤氣而引發的那場大火。因為她家是獨立聯建的民房,周圍鄰居離得比較遠,青瀾去同學依依家寫作業,回家看見冒煙的房子,急忙一邊打電話報警,一邊跑房子裏叫爸爸媽媽,無論如何哭喊,爸爸媽媽都一動不動的在房間裏堂著,毫無反應。青瀾捂住口鼻想跑進去,一陣熱浪襲來,她眼睛什麼也看不見了,倒下那一刻,聽見消防車的聲音和鄰居們的叫喊聲。。。。。。
燒毀的房子有保險賠付,因為爸爸媽媽生前有替那個玩失蹤的朋友擔保借錢,債主連她父母一起告上法庭,要求還錢。在青瀾同學父母幫助下,處理好父母後事。把爸爸的工廠抵押,房子賣掉,然後把這些人的錢還清。青瀾的眼睛再也看不見了,她辦理了休學手續,幸虧以前外婆留下給媽媽的有一間50平米的老房子,在老城區,讓青瀾有個容身之所。謝絕了同學一家的挽留,青瀾搬去了這所老房子。同學爸爸和仁和醫院付教授是朋友,聯係到了無論如何要她先治療眼睛。青瀾辦理休學後,把爸爸存給她的3萬多生活費取出來,這是她全部家當了。所有的東西在那場大火中付之一炬,現在住的房子裏除了老式家具,什麼也沒有。火災後,青瀾就就轉院住在仁和醫院了,依依家境也不是特別好,爸爸在教育局工作,媽媽心髒不好全職在家,做了手術後也是要常年吃藥,欠下的債也是靠她爸爸上班工作慢慢還。青瀾不能讓她家一直這樣幫助自己,自己交了住院費後所剩無幾。經過再三考慮,青瀾把脖子上爸爸16歲生日買給她的一款蒂芙尼項鏈解下,委托病房裏一個專門負責她們病房秦護士,看能不能典當一些錢,希望爸爸在天之靈會理解她。學校都不知道她的事情,青瀾一再和依依說,讓她不要在學校裏說,不想麻煩老師和同學們,班主任來電話隻說家裏有事情需要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