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告別“本領恐慌”,抓牢學習真諦(1)(1 / 3)

貨幣會貶值,知識也會落伍。如果年過30,你也許已經察覺到,你最先走下坡路的可能不是雙腿,而是你的知識結構。如何告別自己的“本領恐慌”,補齊自身的“短板”,是今天的我們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升級知識庫,告別“本領恐慌”

無論是在什麼領域,任何一個人擁有了別人不可替代或逾越的能力,就會使自己的地位變得十分穩固。

1939年5月,毛澤東同誌在延安在職幹部教育動員大會上說過:“我們隊伍裏麵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過去學的本領隻有一點點,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漸漸告罄了。”60多年過去了,但至今這段話仍振聾發聵。從我們自身的職業發展來講,必須承認“本領恐慌”這種現象至今依然存在。

當每個人都感受到了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寒冬與就業壓力之時,很多人不約而同地選擇升級自己的知識能量。於是2009新年伊始,“今天你充電了嗎?”這句話變成了職場上的流行語。

生活中沒有永遠的紅人,再優秀的人才也會“折舊”。企業購置的機器設備都會按一定年限折舊,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同樣,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金融危機的到來,就業競爭日趨激烈。人們賴以生存的知識、技能,也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不斷地折舊。據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一項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勞動技能在短短的3年至5年內就會因為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而變得無用,而以前這種技能折舊的期限則長達7年到14年。

現在職業的半衰期也是越來越短,所有的高薪者若不學習,無需5年,會再次變成低薪者。

如今職場中流行一種新“三八主義”,即八個小時休息,八個小時工作,八個小時學習,也反映出我們每個人所共同麵臨的危機。有人說,未來社會隻有兩種人:一種是忙得要死的人,另一種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據統計,25周歲以下的從業人員,職業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個月。當10個人中隻有1個人擁有某種職業的初級證書時,他的優勢是明顯的,而當10個人中已有9個人擁有同一種證書時,那麼原有的優勢便不複存在。

那麼,麵對這種職場危機和本領恐慌,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永遠保持競爭優秀呢?那就是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

文藝複興時期,一個畫家是否能夠出人頭地取決於能否找到好的讚助人。

米開朗琪羅的讚助人是教皇朱裏十二世。一次在修建大理石石碑時,兩人產生了分歧——他們激烈地爭吵起來,米開朗琪羅一怒之下揚言要離開羅馬。

大家都認為教皇一定會怪罪米開朗琪羅,但事實恰恰相反——教皇非但沒有懲罰米開朗琪羅,還極力請求他留下來。因為他清楚地知道米開朗琪羅一定能夠找到另外的讚助人,而他永遠無法找到另一位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琪羅身為藝術家,其卓越的才華是他手裏的王牌。

現代商業社會競爭激烈,那些不能勝任、沒有才能的人,都被擯棄在就業的大門之外,隻有最能幹的人,才會被留下來,他們永遠都不怕失業。

現實是殘酷的,為了自己的利益,每個老板隻保留那些最優秀、最有價值的員工。正如一位老板所說的那樣:“我手下有8名銷售代表。2名頂尖高手創造的銷售增長額高達總數的50%。這兩個人我是丟不起的。”

這兩個“丟不起”的員工,就是老板“不可替代”的員工。

無論是在什麼領域,任何一個人擁有了別人不可替代或逾越的能力,就會使自己的地位變得十分穩固。正如一名企業家所說的那樣,一個人擁有了別人不可替代的能力,才會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具有不可替代性,就可以讓自己的地位堅不可摧。一個擁有特殊才能的人不需要依賴特定的上司或特定的工作場所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有一個關於兩個蘋果的故事。主角貝爾蒙多是巴黎一家大酒店餐飲部的一名小廚師,他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做不出一道像樣的大菜,隻能在廚房當下手。他憨憨的,誰都可以說他兩句。經濟低迷時期,酒店年年要裁去一定比例的員工,照理貝爾蒙多應首當其衝,但他會做一道特別的甜點:將兩個蘋果的果肉放入一個蘋果中,使這個蘋果顯得特別豐滿,而從外表上一點也看不出是兩個蘋果拚成的,果核也巧妙地被去掉了,吃起來特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