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個人沒有戶口的人,屬於黑人或者是黑戶。按照這個邏輯,美國人全都是黑戶,因為美國人根本沒有戶口,美國是沒有戶籍製度的國家。
美國人天生具有流浪的遺傳,他們的老祖宗並不是當地的美國人,而是一群歐洲的移民,這群人從歐洲移民到北美時,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出路。幾百年過去了,他們的後裔,現代的美國人也傳承了這個傳統,那裏有工作,那裏就是家。
美國人換工作相對比較頻繁,我工作的公司裏,經常可以見到新麵孔,因為員工流動比較大。記得有一個員工告訴我,她曾經在這個公司裏工作過30年的時候,我就像看一個怪物似的看著她,沒有想到天生好流動的美國人,也有在一個公司幹一輩子的。
因為那個時候,我來美國的時間已經比較長了,認識的同事中像她這種一輩子隻在一個公司工作的人,真的不多。美國的同事基本上都是些流動者,在一個地方工作沒多長時間,就幹煩了,接著換一個公司去工作。
記得劉夫人告訴我:“要是你認識到一個值得結交的美國人,一定要馬上就和他結交,否則到了第二天,也許就見不到他了,說不定那個時候,他就會遷徙到了另外一個城市,找到了另外一個工作。美國人天生具有流浪氣質,似乎沒有什麼鄉土觀念。
我認識了很多美國朋友,深感劉夫人這句話極有道理。
我在公司裏的好朋友瑪麗的媽媽,本來和瑪麗住在一起,可是,她和瑪麗的老公不投脾氣,瑪麗的老公年紀和瑪麗的媽媽隻差幾歲,他們開始處的還不錯,到了後來就不願意住在一起了。
於是,瑪麗的媽媽就搬走,她從美國東部的紐約州,一下子搬到了美國最南部的福羅裏達州,就好比從北京一下子搬遷到了海南島,相隔千裏。
在我的眼裏,瑪麗的媽媽被發配走了,可是,瑪麗卻沒有什麼不開心,她認為媽媽去了那裏會更高興,因為在美國搬遷隻不過是一件很小的事,瑪麗的媽媽在那裏很快又找到了新的工作,安頓了下來。
俗話說,遠的香,近的臭,距離產生了美,娘倆經常電話來往,反倒比住在一起的時候關係更好。
還有我的一個鄰居海倫,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家裏目前有3口人,因為海倫的大女兒已經上大學住校去了,所以家裏隻有一個上小學的兒子,還有她的老公。至於海倫的老公幹什麼工作,她給我解釋了很長時間,我也沒有明白,好像是什麼自由攝影師之類的工作。
海倫本來是個小學老師,密西西比州的一個小學教書。後來又來到了紐約州,讀研究生,畢業後,全國各地的發送個人簡曆,不久,在北卡羅來納州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於是,海倫的全家又搬走了,臨走前,她隻是給我打了一個電話,告訴我後會有期。然後,開起了她的大車,全家帶著一些最簡單的行李和衣服,悄悄的就走了,瀟灑的不帶走一片雲彩。這幾年之內,她們搬了很多次家,早不把搬家當作一回事了,海倫的兒子,上三年級,他告訴我,在這幾年的時間,他已經換了4個學校,好找他的個子高大,天性開朗,一到新的地方,立刻和當地的孩子打成了一片。
至於海倫的丈夫,更是對她言聽計從,老婆到哪裏,他也到哪裏,家就遷移到哪裏,絕對不可能兩地生活。
美國人換房子,換城市都可以,但是他們認為夫妻和未成年的孩子不能分離。他們認為夫妻分居是一件違反天性,不人道,不可以思議的事,夫妻要是工作不在一起,完全可以有一方辭職,和另外一方到新地方開始新生活。
要是他們知道中國的民工一年隻回家一次,肯定會不敢相信,因為在美國人的眼裏,這樣做太不人道了。所以美國大使館看見夫妻中的一方已經到了美國,另外一方的簽證會很容易過,除非是兩個人分居的時間太長,簽證官感覺他們的婚姻已經沒有意義了。
這兩個搬走的人,我們平時的關係還比較密切,可是她們說走就走,對舊生活絲毫沒有留戀,而我還經常想著她們,也許美國人對朋友之間的感情比中國人淡薄一些吧。
後來,認識的鄰居,同事來來往往遷徙的多了,也就習慣了,他們換工作的頻率很高,從一個城市另一個州去,從西海岸到東海岸去,在美國人看來是很簡單的事情。
美國人就是這樣,隨意搬家,搬家在她們那裏隻是一件很小的事。美國人搬家的理由很多,哪個地方有新工作,哪個地方的薪水高,哪個地方學校好,哪個地方環境好,哪個地方稅收少,哪個地方有朋友,哪個地方稱心的餐館多,都會成為搬家的理由,有人說美國人平均一生要搬十幾次家,這個數據很有道理。
相比於中國人的被動遷徙,美國人的遷徙更加主動。先不說換工作,光是美國人從年輕到老年這個階段,就要換幾個地方,美國人剛參加工作時,由於收入不高,一般是租住小房子,收入高點了,就換大點的房子,這期間換不少地方。
後來,有條件供房了,再搬到自己買的房子裏。積蓄多了,把買的小房子賣掉再買大房子。哪一天日子更好了,就搬遷到好社區好房子裏。老了把房子賣掉,再搬到老人公寓裏頤養天年,與中國人相比,美國人活著,是為了折騰,或者說美國人是為了折騰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