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讓人痛苦,痛苦讓人清醒,清醒讓人行動,行動讓人成功。總的來說失敗讓人清醒,做人最難得的是清醒。
老子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話讓人很惱火。人如果追求一種所謂玄妙的境界,注定會吃大苦頭。
世上全是笨道理,世人隻有下死功夫,才能勉強活下來。
誰要是認為真有什麼玄之又玄的東西,一定是自欺欺人。成功啊,幸福啊,這些好聽的名詞在騙誰。幸福是不存在的,但我們可以避免更大不幸。
成功是不存在的,人的一生除了失敗還是失敗,惟一的收獲是對“我必失敗”的清醒認識!
這道理實實在在,一點兒也不玄。一切玄之又玄的東西都是故弄玄虛,何足一哂。中國人在大門口愛搞一個遮擋視線的玄關,讓人誤以為裏麵很神秘,其實裏麵什麼也沒有!我在北京見過很多漂亮的玄關,轉過去一看,都是些破破爛爛的大雜院!
你看,所謂玄的東西就是這樣。
玄,是為了遮醜而已。
凡是不能直接看、直接聽、直接說的,都不是好東西。
人一坦蕩,便無所謂成功與失敗。如果硬要選擇,那麼我就選擇失敗。且看成功者的樣子:
成功者一:賺了大錢,每天揮霍享樂,天天如此,天天空虛,最後鬧得覺也不會睡了,隻能依靠藥物麻醉自己,這樣算成功嗎?
成功者二:得了大名,每天雲裏霧裏,到處炫耀,生怕人不知。日久天長,弄得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這樣算成功嗎?
成功者三:情場得意,到處偎紅倚翠,自認為此生必能風流死,誰知一轉眼紅顏消失,白骨堆來,這個世界賜給風流人的惟有楊柳岸曉風殘月而已。
可悲啊成功者,人一成功就死到臨頭了。
成功讓人昏庸,失敗讓人清醒。
弘一大師晚年為自己取了一個號叫“二一老人”,為什麼叫二一老人呢?意思是他享有兩個一,這兩個一取自一句宋詩和一句清詩,分別是蘇東坡的“一事無成人漸老”,和吳梅村的“一錢不值何消說”,這兩句詩弘一法師引以為知己,於是合二為一,為自己取了個號叫“二一老人”。這真是深入骨髓的清醒了。
讀者諸君千萬別以為這太灰暗,灰暗中其實有光明。坑中之灰,不暗則不明。
弘一法師說:
“諸位要曉得:我的性情是很特別的,我隻希望我的事情失敗,因為事情失敗、不完滿,這才使我常常大慚愧,能夠曉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過遷善。
一個人如果事情做完滿了,那麼這個人就會心滿意足,洋洋得意,反而增長他高我慢的念頭,生出種種的過失來,所以還是不去希望完滿的好。
不論什麼事,總希望它失敗,失敗才會發大慚愧。倘若因成功而得意,那就不得了啦!
“我近來,每每想到‘二一老人’這個名字,覺得很有意味。”
弘一大師這番話是在南普陀寺對寺中僧眾說的。說者娓娓道來,聽者無不心生歡喜。這樣真真切切的大實話,實在不多聞。
世上多一個老實人,地獄就少了一個糊塗鬼。有的人做人都不清醒,何況做鬼。
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指出人應在恰當的時候隱沒。
《聖經》上說了一萬遍“時候近了”、“時候到了”,都在強調人世隨處都是末日,人隻有領先一步隱沒,才能不被末日吞噬。
《聖經》上又說:“光照在黑暗裏,黑暗卻不接受。”可見黑暗是頑固的,不可戰勝的。人本身黑暗一片,是不接受光的,因此應在恰當的時候自己隱沒。
人不可能戰勝黑暗,人注定會失敗。明白這一點,才會無畏於黑暗!
門背後什麼也沒有
老子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話讓人惱火。一切玄妙的東西都不存在。門背後什麼也沒有。
我必失敗
人的一生除了失敗還是失敗,惟一的收獲是對“我必失敗”的清醒認識。
弘一法師自號二一老人
所謂“二一”,分別取自蘇東坡的“一事無成人漸老”,和吳梅村的“一錢不值何消說”。
坑中之灰,不暗則不明柳不暗則花不明,劫後餘灰,大放光明。
弘一法師講道
弘一法師在南普陀寺向僧眾講:“我隻希望我的事情失敗,這才使我常常大慚愧,能夠曉得自己的德行欠缺。”
黑暗不接受光
《聖經》上說:“黑暗不接受光。”人不可能戰勝黑暗,人注定會失敗。明白這一點,才會無畏於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