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鳳舞九天 月苗入宮(1 / 2)

白鳳那句話沒有實現,隻因楊夕華半夜逃了出去,說是為倩苗兒打探消息。翌日,倩苗兒一身青衣白紗袍,入宮參加殿試。

大殿之內高坐三人,中間為唐皇李顯,左下方為當朝宰相敬暉,右下方為太平公主。而玉雕鳳龍屏風後頭傳出些微聲響,想必是那執權韋氏。當朝母儀天下的韋皇後。

大殿內的空氣很悶,雖然殿內參加殿試的就五人而已,可這嚴肅的氛圍還是人倩苗兒悶出一身汗來。隨著禮儀官的高唱,晨鍾敲響,殿試正式開始。

殿內有五個整齊劃一的香案,案上各放了筆墨紙硯。窈窕纖細的宮女們靜靜的在一旁磨墨,眼睛不敢亂瞄,就怕被高位上的人給發現了。窈窕,在這個唐皇宮之中不算美麗。對於皇帝而言,窈窕屬於瘦弱,沒了華貴,多了窮酸氣。所以,韋氏很是放心那些個美麗宮女在殿內嫋嫋走動。

一炷香在角落裏靜靜的燃燒,殿內靜悄悄的,連九五至尊的皇帝也沒發出一點兒聲響。想必是尊重讀書人吧。香快要燒到尾部,兩個時辰即將消逝。倩苗兒的紙張之上卻沒有一點兒文章,有的隻是墨點。一個墨點比一個大,三個墨點呈不規律排列,染黑了宣紙。

禮儀官高唱,晚鍾響起,結束了一天的殿試。宮女們快速的收拾好文章,整齊的遞交給禮儀官,禮儀官再呈給皇帝察看。皇帝動了動身子,似乎坐得不是很安穩。瞄了眼卷子,衝著禮儀官使了個眼神。禮儀官神會,急忙捧著卷子步入屏風後。屏風後頭傳來唏唏簌簌的聲音,不一會兒傳出清咳與竊竊私語之聲。沒多久,禮儀官出來了,手裏的卷子卷成了筒子,用著紅線係好,遞交給當朝宰相敬暉。敬暉恭敬的接過,抱拳告退,走之前特意留意了倩苗兒一眼。

剛才倩苗兒的舉動,他盡收眼底。奇怪於倩苗兒點墨成章,欣賞於倩苗兒的巧思。仔細想想就可了悟其中奧妙。那墨點,宛如當今朝廷。看似最大的墨點是皇帝,實則是韋後。看似最小的墨點是太平公主,實則是皇帝。而看似不大不小站中立位子的是宰相,實則是太平公主。如此這番銜接,直接道明其中複雜黑暗的關係。而這墨點隻有三個,那麼多出一人是何居心?這道不明,也理不清。隻能暗藏心內斟酌,細探而已。

殿試畢,皇帝擺擺樣子的說了幾句,而後讓其他人等回家等候消息。

倩苗兒背著手,把玩著手裏的扇子,一臉高深莫測。楊夕華靜立一旁,一臉嘲笑,信手拈來一朵花兒,摧殘。

“敢情好,你是隨便點著玩的?”

倩苗兒頭也沒回,笑意岸然,緩緩點首。楊夕華放下花骨朵,揮了揮袍上花瓣,舉眼望天。倩苗兒靜看著,忽然長歎出聲,似心中鬱結。楊夕華揚起袖子,拍了拍倩苗兒,臉上不禁開始擔憂。想著是否夜探宰相府。雖說這幾年在聖月身旁學了些拳腳,可要真對付起來,還得耍些腦子。倩苗兒一臉好戲上場,伸出細白的手掌,麵朝上,眼珠子看向楊夕華。楊夕華愣了下,不名所以,而後忽然大笑。同樣伸出手掌,覆蓋其上,神色安然。

“明日會有消息的……”

倩苗兒語,縮回手掌,啪的展開折扇裝瀟灑。楊夕華慵懶的側臥一旁,手裏拿著茶水,潤潤嗓子。

“你確定那個宰相敬暉會喚你去他府裏?”

“會,隻要他在意我的墨點。他就一定會喚我去,而且會讓我見到名滿洛陽的如花!”

好戲將要上場,不免讓這兩個女人興奮不已。楊夕華依舊做著老板,時不時夜探皇宮。可奇怪的是,她找不到任何有關於賀蘭敏之的公文。更奇怪的是,她不僅來去自如,還毫發無損。這讓一向自大卻不自負的楊夕華起疑。

難道她被發現了?還說是,他們打算引蛇出洞?

一月之久,宮內毫無公文下,連著其他消息全無。這不禁讓信心滿滿的倩苗兒開始沮喪。難道說敬暉發現那隻是普通的墨點,還是說他打算暗中監視探查?宮內波浪不興,那些才子卻蠢蠢欲動。一個月了,參加殿試都一個月了。皇宮內不禁沒下公文,切連個消息都沒,這讓十年寒窗的他們,情以何堪。

他們在客棧裏等待消息,也時不時的出去溜達,瞧瞧有沒有消息。終於,一月又二十日之後,皇榜下。頭名一甲,皇甫仲文。頭名二甲,聞人易。頭名三甲,黃隆恩。頭名四甲……在這之中,沒有倩苗兒的名字。倩苗兒沒有沮喪,多了些嘲諷。諷刺那些個瞎了眼的人,與睜眼瞎。或者說,他們明白她的意思,故不無視其墨點。難道這是韋後示意的?還是說是敬暉的主意?

答案在第二日知曉。敬暉請了倩苗兒與楊夕華上府內一聚。楊夕華明白敬暉請倩苗兒的意思,可不知請自己是為何意。隻得小心著裝,語句斟酌。

兩人風風火火的被接往宰相府,沿途不少人圍觀,可謂出盡了風頭。這更讓兩人擔憂。可見這敬暉來勢不小,扯了她們打算遮了韋後眼線,轉移韋後注意。

從偏門入內,二人下了大轎。也不忙著見敬暉,遊覽觀光似的看遍府內風光。時不時評論擺設,時不時評論府內花園。奇的是,府內下人也不引領打擾,敬暉更沒出麵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