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是如何鑒別老古董的真偽呢?
他們采用現代化的技術——測定“碳14”。
碳,是一種很普通的化學元素。在動、植物體內都含有碳元素,大氣中也有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
碳有兩種同位素——碳12與碳14.在碳12中,每一個原子含有6個質子、6個中子;在碳14中,每一個原子含有6個質子,8個中子。碳12不具有放射性,碳14則是放射性元素,原子核不斷發生裂變,變為碳12.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碳,絕大部分是碳12,而碳14隻占一萬億分之一。
當動、植物活著的時候,不斷進行新陳代謝,體內的碳不斷從大氣中得到更換,所以體內兩種碳的比例,是與大氣中一樣的。然而,當動、植物死亡以後,不再進行新陳代謝,體內的碳14不斷分裂,於是碳14的比例不斷減少,碳12不斷增加。
碳14的分裂速度是固定不變的。它每隔5730±40年,減少一半。因此,考古學家們通過測量古動、植物體內的碳14的含量,就可以推算出它的死亡年代。
同樣,用古代動、植物製成的布、紙、木器、骨雕之類,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測出它們的“年齡”。
陶俑是用泥土做成的。泥土中往往含有動、植物腐爛後遺留下來的有機質。當然,也可以通過測定碳14含量,測定陶俑的製造年代。
測定碳14含量,是一種很精確的現代化技術。在它的麵前,那些假冒的“古代陶俑”,就現出了原形。
名畫辨偽
1945年5月29日,兩名荷蘭警察來到阿姆朗特丹市凱策斯格拉赫特街321號,奉命逮捕了荷蘭畫家漢,範·米格倫。
畫家為什麼被捕呢?
罪名是相當可怕的——“叛徒”!
畫家怎麼會成為“叛徒”呢?原來,米格倫不僅是畫家,也是畫商。他居然把荷蘭17世紀著名畫家弗美爾(1632—1675)的油畫《耶穌基督與奸婦》高價賣給了德國的空軍部長、納粹頭子海爾曼·戈林。這對於荷蘭來說,米格倫的行為,構成了“叛國罪”。
“叛國罪”當然是很嚴重的罪行,米格倫即使免於一死,恐怕也要在監獄裏蹲一輩子。
完全出人意料,米格倫不僅不承認自己的“叛國罪”,反而聲稱自己是一位“愛國者”!
他怎麼又變成“愛國者”了呢?他申辯說,那幅賣給戈林的名畫,並非弗美爾的作品,而是他畫的贗品!他把贗品賣給了戈林,欺騙了敵人,那當然是一種“愛國行為”!
然而,法官卻搖頭:“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你想想,戈林是一位精明的名畫收藏家,贗品豈能瞞過他的眼睛?
米格倫向法官提出了這樣的建議:“你們不相信的話,請把畫筆、畫架、麵布和顏料運進監獄,我可以當場畫一幅弗美爾的畫給你們看看!”
果真,他畫出了酷似弗美爾原作的油畫!
這下子,法官不得不相信了,不再判他“叛國罪”。不過,這麼一來,他犯了“偽造名畫”罪,被判處一年監禁。
原來,米格倫本身,是一位三流畫家。他是海牙藝術學院的畢業生,不過,他的作品不值錢,無人賞光。他窮極無聊,想起偽造名畫展,高價出售,從中牟利。他偽造了14幅名畫,賣掉了9幅,都未被人發現偽造。這一回,倘不是他為了表白自己是“愛國者”,和盤托出底細,恐怕不會有人懷疑他筆下的“名畫”!
米格倫的偽造名畫案,震驚了歐洲。
就在人們的驚歎聲中,米格倫因心髒病發作,於1947年12月30日猝然死去。
米格倫一死,又節外生枝。有人說,米格倫在監獄中畫的弗美爾的畫,並不那麼像。米格倫實際上並未偽造過弗美爾的畫。他主動交代“偽造名畫”,為的是開脫自己的“叛國罪”。
於是,米格倫案件,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有人說真,有人說假。嘰嘰喳喳,爭個不休。
直到1968年,美國卡納吉——梅隆大學的科學家用現代科學方法進行鑒定,這才最後解決這一疑案。
美國科學家用的方法,類似於識破假古董用的碳14測定。油畫中的白色顏料,過去是用碳酸鉛。鉛,也有好幾種同位素,其中最多的是鉛210,半衰期為22年。在天然的鉛礦中,鉛是由鐳226衰變而來的。鐳226的半衰期為1620年。在製成白色顏料後,鉛210得不到鐳226的補充,不斷變少。因此,測定顏料中鉛210和鐳226的衰變率,便可以測出顏料的年代,也就是油畫的年代。
經過美國科學家的測定,那些由米格倫賣出的“名畫”,用的是20世紀的新顏料,根本不是弗美爾的17世紀的顏料。也就是說,科學家們斷定,米格倫確實是犯“偽造名畫”罪,並非犯了“叛國罪”。
偽造名畫者比比皆是。美國科學家判明了米格倫的罪行,這一方法同樣也可以用來鑒定其他名畫的真偽。
不久,美國科學家又發明了用“離子探針分析儀”來鑒定古畫。法國、英國、日本、前蘇聯、德國相繼製成了這種儀器。現在也生產這種儀器。
離子探針分析儀是非常靈敏的儀器,它能激出一束比針還細的離子束,深入古畫的顏料層中,分析出顏料的化學成分。由於探針極細,幾乎無損於原畫。
古代油畫和現代油畫所用的顏料不同。比如,白色顏料“鋅鋇白”在19世紀70年代才開始用於繪畫;黃色顏料“銻黃”始用於18世紀;紅色顏料中的“鎘固色劑”,始用於19世紀……通過離子探針分析顏料的化學成分,可以辨別真偽。
離子探針微分析儀是用氧氣或者氬氣,在離子源中電離,再加速、聚焦,成為一束纖細的高能離子束。用它轟擊樣品,使樣品“濺射”出離子,經質譜儀分析,測得化學成分。
如今,離子探針微分析儀不光用來鑒別古畫,而且也廣泛用於電子工業、半導體工業、考古學等方麵。
形形色色的假鈔案
走私,又常常跟印製、使用假鈔票聯係在一起。最近幾年,警方已經多次發現混入市場的假人民幣。這些假人民幣絕大部分是在海外印製的,通過走私集團混入市場,幹擾和破壞經濟建設。
製造偽幣,由來已久。早在公元前,古羅馬市場上便發現有人用薄薄的銀層包在銅幣外麵,冒充銀幣。
1816年,美國剛剛發行紙幣不久,偽造紙幣的罪犯們印製了大批偽鈔,竟使美國國內流通的貨幣之中有三分之一是偽造的。大量的偽幣,差一點使林肯總統垮台。為此,林肯總統命令:“建立一支正式的常備力量來鎮壓這些偽造貨幣的罪犯。”僅1865年一年,美國政府抓獲的偽造貨幣的罪犯,便達兩百多人。
在形形色色的假鈔案中,最為著名的要算“柏恩哈特”假鈔案了。
“柏恩哈特”假鈔案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假鈔票的製造者是德國特工組織,他們把這項秘密工作稱為“柏恩哈特行動計劃”,策劃者為德國“國家保安總部”第六處處長華特·舒倫堡及其副手威廉,霍特爾。德軍“最高統帥”阿道夫,希特勒親自過問了這個計劃。
希特勒指示舒倫堡,首先著手偽造英鎊。特工人員把全德國最優秀的雕刻家們都召來了,把大學的數學教授們也請來了。這些人舉行了絕對保守秘密宣誓儀式之後,分頭開始工作。
雕刻家們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英鎊,找出其中的鑒別記號,然後拿出看家本領,精雕細刻,為製造偽鈔鐫版。
數學家們幹什麼呢?原來,英國銀行印行的英鎊,那票麵上的號碼不是連續的。這樣,如果偽造者在假鈔票上,印了那些不該有的號碼,即使票麵完全可以亂真,也會被英國銀行發覺。不過用什麼號碼,不用什麼號碼,是有一定規律的。德國的數學教授們從成千上萬張英鎊中研究這一特殊的“數學課題”,找出其中複雜的數學公式!
經過兩年多的緊張工作(偽鈔製造者們分三班日夜工作),終於製成了逼真的偽英鎊。特工人員拿著這些偽英鎊在黑市中使用,大量購進黃金,居然未被英國察覺!
這麼一來,德國特工人員更加起勁地大量印製偽英鎊。另外,還開始偽造美元。
大量印製的英鎊,使德國花很少的“本錢”,賺來了大量的黃金,再用這些黃金(也有的直接用偽英鎊)向國外購買武器和各種戰略物資。為了獎賞那些偽英鎊的製造者們,德國特工組織給他們贈送了大批偽英鎊——偽造者們自己製造的“產品”。
當希特勒在戰場上屢遭敗北,便加緊了印製偽幣的工作。希特勒打算把數以噸計的偽英鎊,用飛機散落在倫敦上空!這麼一來,可以搞垮英國。因為英國人一旦手中持有大批偽幣,將把英國的商品搶購一空,造成極大的混亂,其影響遠比擲幾顆炸彈深遠!
然而,希特勒來不及實現這一陰謀,就戰敗了。當英軍從德國埃本西集中營裏抄出大量偽英鎊時,不禁目瞪口呆!他們用好多輛貨車運走這些偽幣。在半途,交通阻塞,押運者圖省事,把成箱的偽幣扔進陶恩西湖。誰知箱子在湖裏散架,數以十萬計的偽英鎊漂在湖麵上,許多人聞訊前來撈偽幣,又惹了一場新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