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是企業價值的創造者,這也正是企業老板不惜重金聘用高級人才的根本原因。老板雖然是企業的核心,但具體執行的卻是各位員工。他們執行的績效決定著企業的命運;他們的執行力決定著企業的競爭力。所以,每一位優秀員工必須具備主動執行不拖延的能力,這樣才能使自己和企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無條件執行無條件執行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堅決認真地完成上級指派的任務。執行不是盡力而為,而是全力以赴。這是一種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是優秀員工的基本素質。
一個企業實質上就是一個執行團隊。企業失敗通常有兩種原因:一是目標(戰略)製定錯誤,二是執行不力。從領導者、中層幹部到基層的每位員工,他們無時無刻不是處在一種“執行過程”中,因此,他們執行的績效,顯然決定著企業的命運。具體而言,他們在執行中體現出的速度、理念、態度、能力、品質、應變等因素的優劣,都可能成為企業命運的決定性力量。
企業間的競爭最終隻是執行力的競爭。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對於我國的許多企業而言,並不缺少好的製度,也不缺少先進的機器設備和一流的人才,為什麼就辦不好呢?問題的症結在於,好的製度沒有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製度重要,執行更重要。製度再好,不執行也是枉然。隻有製度和執行雙管齊下,才會把企業辦好。
執行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責任意識。因此,員工在進入一家新的企業後,就必須從零開始,然後要給自己一個定位,明確自己的職責,服從企業分配給自己的任務。
一個高效的企業必須有良好的執行觀念,一個優秀的員工也必須有高度的服從意識,二者的關係相輔相成。因為企業整體的利益,不允許部屬抗令。
曾有一位著名的田徑教練,見到運動員,便苦口婆心地勸他們把頭發剪短。
他的理由是:問題並不在於頭發的長短,而是在於他們是否服從教練,能夠無條件地執行教練分配的任務。可見,無條件地服從並執行,才是教練所期望的好隊員。同樣,無條件地服從並執行,也是企業所期望的好員工。做到這一點,才有可能被提拔。
美國四星上將巴頓將軍在他的戰爭回憶錄《我所知道的戰爭》中曾寫到這樣一個事情:
我要提拔人時,總是先把所有的候選人排到一起,給他們一個我想要他們解決的問題。我說:“夥計們,我要在倉庫後麵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我就告訴他們這麼多。我有一個有窗戶和大節孔的倉庫。候選人正在檢查工具時,我走進倉庫,通過窗戶或節孔觀察他們。我看到夥計們把鍬和鎬都放到倉庫後麵的地麵上。他們休息幾分鍾後開始議論我為什麼要他們挖這麼淺的戰壕。他們有的說6英寸深怎麼能當火炮掩體,其他人爭論說這樣的戰壕太熱或太冷。如果是軍官,他們會抱怨自己不該幹挖戰壕這麼普通的體力勞動。最後,有個夥計對別人下命令:“讓我們把戰壕挖好後離開這裏吧。那個老家夥想用戰壕幹什麼都沒關係。”
最後,巴頓告訴大家,那個夥計得到了提拔。
這個夥計並沒有陷入挖這樣一條戰壕的目的是什麼的疑問和消極抱怨中,他隻是秉承服從的理念,開始動手將挖戰壕的事付諸行動。而其他的夥計則因為不明白上司的意圖而拖延執行。
在企業中,當上司安排一項任務讓你執行時,你首先要服從,像那個夥計一樣。而不是像那幾個軍官一樣先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更不能找借口推脫。
借口,是拖延,是推卸責任,是自欺欺人的鴕鳥政策,其目的就是為自己製造一個安全的角落,掩飾過失或拒絕執行。它比拒絕執行更可恨,因為它在推卸責任的同時還不敢承認自己違命,這是欺上的行為。在團隊中,為自己的不負責任尋找借口是最不可原諒的。因為團隊的效率往往會因為一個人的借口而遭受損失,團隊的發展也往往會因為個人的借口而在關鍵時刻功虧一簣。尋找借口一旦成為習慣,就會成為庸者的護身符、懦夫的盾牌。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可能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但是,隻要上級決定了就要堅決去執行,沒有任何借口,也不講任何條件。這不僅是對自身尊嚴、信譽的維護,更是對工作和任務的一份責任的體現。
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的連隊接受了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消滅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地的敵軍。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獨特,易守難攻。
在敵軍和我軍陣地之間還有三千多米寬的開闊地,是敵人的炮火封鎖區。在這樣長距離的炮火下衝鋒,必會導致我軍較大傷亡,影響戰鬥順利進行。上級決定采用隱蔽作戰。計劃在發起攻擊的前一天夜裏,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的前沿,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要使幾十人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二十多個小時而不能有一個目標暴露。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毫不畏懼,爭相請戰。臨行前,邱少雲下了鋼鐵誓言:為了戰鬥的勝利,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十多名身披偽裝茅草的戰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叢生的開闊地埋伏了下來。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的敵人出動了。為了不暴露我軍潛伏秘密,觀察所裏的指揮員當機立斷,下令用炮火將這股敵人全部殲滅。次日中午,敵人的燃燒彈引燃了邱少雲身邊的草叢。這時,他隻須打滾翻身即可避免燒身。但為了避免暴露目標,他嚴守潛伏紀律,堅決執行上方下達的命令,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痛,堅持一動不動,像一塊巨石,直至壯烈犧牲,保證了整個戰鬥的勝利。
戰鬥結束後,同誌們在邱少雲潛伏的位置上,看見他用雙手在地上摳出的深深的土坑……邱少雲的故事感染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他誓死無條件執行命令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無條件執行的精神,使得他們的部隊形成了無形的戰鬥力。他體現了整個部隊的素質。
不找任何借口不找任何口是執行力的表現,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思想,體現了一個人對自己職責和使傘的態度。
借口是敷衍別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尋找借口的人把借口視為掩飾自身弱點、推卸責任的“萬能器”。但事實上,這種想法是幼稚的,這種人的見識是短淺的。尋找借口無非是推諉本應由自己承擔的責任,這不僅顯示了自己的無能,使自身的弱點暴露無遺,還使上司對你的信任度大大下降。長此以往,無疑阻礙了自己前途的發展。
借口沒有任何的正當性。恰恰相反,它是一個人惰性的外在表現,是執行的天敵。在企業中,最重要的是執行。優秀的員工一定是自動自發地工作、不找借口、無條件地執行、保證完成任務的員工。他的唯一信念是如何圓滿地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而不是滿腦子考慮怎樣找借口,推卸責任使自己置身事外。
在職場中,許多人總是在工作中把“不”、“不是”、“沒有”與“我”緊密聯係在一起,其潛台詞就是“這事與我無關”。
一個在工作中總是找借口的員工,不可能獲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更不可能獲得上司的信賴和尊重。如果一個企業中人人都尋找借口,無形中會提高溝通成本,削弱團隊協調作戰的能力。
思想影響態度,態度影響行動,一個不找任何借口的員工,肯定是一個執行力很強的員工。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執行。
不找借口首先要從接受任務開始。
很多時候,我們理想中的事情沒有做成功。但細細分析就會發現,這些沒有成功的事情當中,有一大部分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拖遝、懶惰造成的。
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總是找出種種理由來蒙蔽、搪塞自己:“哎,沒有關係”,“來得及”,“明天吧”,結果在多少個明天後就明日複明日了,到頭來萬物皆空。猛然間醒悟,才發現借口是一種很糟糕的毒品,在享受過它的“好處”後,你會第二次、第三次情不自禁地接近它。隨之換來個人心理的消極,一事無成。
因此,從現在開始,告訴自己,不要找任何借口。
李剛原來是公司的生產工人。1992年,他主動請纓,申請加入營銷人員的行列。當時,公司通過各項測試顯示他適合從事,經理便同意他加入營銷人員的隊伍。
那時,公司還很小,隻有30多人,麵臨著許多要開發的市場,卻沒有足夠的財力和人力。因此,李剛隻身一人被派往西部。在這個城市裏,李剛一個人也不認識,吃住都成問題。但麵對困難,他絲毫沒有退縮。沒有錢乘車,他就步行。一家家單位去拜訪,向他們介紹公司的電器產品。他經常為了等一個約好的人而顧不上吃飯,甚至得了胃病。他租住的是一個閑置的車庫,晚上門一關,屋子裏就沒有一絲光線,老鼠成群結隊地“載歌載舞”。
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誰都會想到放棄。但每次放棄的時候,李剛都對自己說:凡事都會有解決的辦法,困難是暫時的。他總是不給自己找任何借口。
一年後,派往各地的營銷人員都回到公司。有六成人員受不了工作的艱辛而悄無聲息地離職了。
李剛始終保持麵對困難的勇氣,不找任何借口逃避或者拖延工作,總是最出色地完成任務。
兩年後,李剛成功開辟了兩個市場,並榮升為公司的銷售總監。
不找任何借口,還表現在對事情的結果負責。很多員工在犯錯之後怕承擔後果,不敢承認,總是尋找各種借口來推脫責任。
一人做事一人當,自己犯了錯就要承擔,不能推卸責任,更不能嫁禍給別人,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每個企業員工都應該有承擔錯誤的責任心,不能因為犯了錯會給自己帶來負麵影響而逃避應該承擔的責任,總想著隱瞞錯誤或為自己的錯誤尋找開脫的借口。結果不但要承擔責任,而且還要接受遠遠比主動承認錯誤重得多的懲罰。即使僥幸逃脫了責任,也隻會養成逃避責任的壞習慣。
作為員工,在工作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麵對錯誤,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卻沒有勇氣承認,或把犯錯的理由歸結於別的因素。隻有極少數人能夠站出來,勇敢地向老板坦白:“這件事沒成功,是我的錯……”在前者看來,承認錯誤意味著遭受老板的責罰;沉默和“合理的托辭”意味著逃脫責任。但是當你選擇了承認錯誤時,自己得到的真的隻有懲罰嗎?
小劉是一家公司的財務人員。一天,他在做工資表時,給一個請病假的員工定了個全薪。等他發現了這個錯誤後找到這名員工,告訴他下個月要把多給的錢扣除。但是這名員工說自己手頭正緊,請求分期扣除。這麼做的話,小劉就必須得請示老板。
小劉明白主動把這件事告訴老板,老板肯定會責怪他,但是他沒有逃避責任,更沒有為此編造借口或理由搪塞老板,他比任何人都明白這是由於自己工作失誤造成的,他要自己為自己這個錯誤負責。他決定到老板那兒承認錯誤。
當小劉走進辦公室,告訴老板自己犯的錯誤後,萬萬沒有想到老板卻幫他說話。老板很生氣地指責這是人事部門的錯誤。但小劉再度強調這是自己的錯誤。老板又大聲指責這是會計部門的疏忽。當小劉再次認錯時,老板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嗯,不錯,我堅持不說你所犯的錯誤,而指責別人,是為了看看你承認錯誤的決心到底有多大。好了,現在你去把這個問題按照你自己的想法解決掉吧。”事情就這樣解決了。因為小劉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老板更加器重小劉了。
犯了錯誤,肯定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要取得老板諒解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取得老板的諒解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
優秀的員工不找任何借口,他們勇於承擔責任,忠誠於團隊,忠誠於工作,最終也會獲得良好的發展契機。
主動去做應做的事成功的機會往往隱藏在我們自動自發、主動執行的每一項工作中。積極主動、盡職盡責的員工不是被動地等待領導交辦再去工作,而是在領導吩咐之前就有所準備並且能自覺出色地完成。
一位成功學大師曾說,主動執行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
所謂主動執行,指的是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現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和表現以及擁有“為了完成任務、不惜一切代價”的精神。在這方麵,羅文中尉給全世界的職場人士都做出了表率。
美西戰爭爆發之時,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美國總統麥金利認為需要馬上與西班牙的反抗軍將領加西亞將軍取得聯絡,並得到他的配合。可是,加西亞將軍在古巴的深山叢林裏,沒有人知道他的確切位置。
用什麼辦法能找到加西亞呢?
有人對麥金利總統說:“如果有人能夠找到加西亞的話,那麼他一定是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