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追求卓越,超越自我(2)(1 / 3)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際交往能力已成為促使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正如美國成人教育大師戴爾·卡耐基所說,一個人的成功,隻有15%是由於專業技術,而占到絕大部分的85%則要靠人際關係和為人處事能力。

美國《幸福》雜誌所屬的名人研究會對美國500位年薪5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300名政界人士所做的調查結果表明:93.7%的人認為人際關係暢通是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融洽的人際關係是促進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要在職場取得成功確實很難。

小托馬斯.沃森曾經說過,沒有任何事物能夠代替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這種關係所帶來的高昂的士氣和幹勁。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全力以赴地塑造這種良好關係。

許多人有個誤區,認為編織人際關係網是專業素質不過硬的人才需要的“手段”。其實,即使是以技術為主的企業也同樣看重人際交往能力。

曾有人在兩千多家公司做過這樣一個問卷調查:“請問公司最近解雇員工是出於何種原因?”有三分之二的公司答複結果是:“他們不會與別人相處而被解雇。”大衛就是一例。

薩曼莎是一家投資銀行電腦部門的技術主管。一天早上,她開完會剛走進辦公室就接到了部門經理威廉的電話。威廉開門見山地說:“公司決定解雇大衛。”這讓薩曼莎大吃一·涼。大衛是她手下一名高級軟件工程師,幾個月前才從華爾街另一家投資銀行的電腦部門被挖過來,他能幹、努力、忠誠,是她的得力助手。她希望為大衛爭取留下來的機會:“為什麼?他能力強又很敬業。”

“可是他和公司基礎技術設施組的成員之間的人際交往很差,惹下了很多麻煩,使得他們極為反感,這件事你不知道嗎?”

薩曼莎謹慎地回答:“他曾經提過公司應用軟件還有改進的餘地,他正在和該部門的設計人員溝通,試圖說服他們改變程序。”

威廉生氣地說:“他對待同事的態度存在很大問題。今天上午,他和該組的設計師討論了一次,結果很糟糕。那邊的主設計師投訴他非常不專業,不僅不合作、傲氣十足,還罵人……主設計師說他無法跟大衛一起工作。要麼大衛走人,要麼他走。你當時不在,我和總經理討論後決定讓大衛走。”

盡管大衛勤奮能幹,但是他在工作場合中不注重與人相處的藝術,被公司高層認定為無法合作的員工。薩曼莎無力回天,解雇大衛已成定局。

當今職場,不注重人際交往的人,注定要失敗。無論初來乍到的新人,還是工作多年的老員工,與周圍的同事關係如何,與上司領導的關係如何,都是影響我們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每個員工都不是孤立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人心情愉悅,而不良的人際關係則直接影響到我們每天的心情和工作成效,甚至身心健康。因而了解和掌握與上司、下屬、同事和睦相處的藝術,對於構築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十分必要的。

與上司和睦相處的藝術(1)了解你的上司。對上司的背景、工作習慣、奮鬥目標及他的好惡等等了如指掌,於你大有好處。如果他愛好體育,那麼在他喜歡的球隊剛剛失利後,你去請求他解決重要問題,那就是失策。一個精明強幹的上司欣賞的是能深刻地了解他,並知道他的願望和情緒的下屬。

(2)要審慎推斷問題。不要主觀猜測什麼。如果你的上司沒有大學文憑,你也許會以為他忌妒你的碩士學位。但也可能他會為有一個碩士下屬而驕傲。

(3)傾聽。與上司交談時,我們往往緊張地注意著他對自己的態度構思自己的反應,而沒有真正聽清上司所談的問題,並去理解他話裏蘊含的暗示。

如果這樣,我們就不能真正理解上司的意圖,明智地作出反應。

怎樣改變這一點呢?當上司講話的時候,要排除一切使你緊張的意念,專心聆聽。眼睛注視著他,不要死呆呆地埋著頭,必要時做一點記錄。他講完以後,你可以稍思片刻,也可問一兩個問題,弄懂其真正意圖。然後概括一下上司的談話內容,表示你已明白了他的意見。切記,上司不喜歡那種思維遲鈍、需要反複叮囑的人。

(4)簡潔。時間就是生命,是管理者最寶貴的財富。說話簡單明了,辦事簡潔利索,是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簡潔,就是有所選擇、實出重點、直截了當、十分清晰地向上司報告和說明。

準備記錄是個好辦法,使上司在較短時間內,明白你報告的全部內容。

如果必須提交一份詳細報告,那最好就在文章前麵搞一個內容提要。有影響力的報告不僅反映你的寫作水平,還反映你的思考能力。所以動筆之前必須深思熟慮。

(5)講一點戰術。如果要提出一個方案,你就要認真地整理論據和理由,盡可能擺出它的優勢,使上司容易接受。如果能提出多種方案供他選擇,更是一個好辦法。你可以舉出各種方案的利弊,供他權衡。

不要直接否定上司提出的建議。他可能從某種角度看問題,看到某些可取之處,也可能沒征求你的意見。如果你認為不合適,最好用提問的方式,表示你的異議。如果你的觀點基於某些他不知道的數據或情況,效果將會更佳。

別怕向上司提供壞消息,當然要注意時間、地點、場合、方法。願意巧妙地向上級告誡“皇帝沒穿衣服”的下屬,最終會比隻曉得獻媚而使上級做出愚蠢決策的下屬好得多。

(6)解決好自己分內的問題。沒有比無能的人讓上司更操心費力的了。

解決好自己分內的問題,有助於提高你的工作技能、打開工作局麵,同時也會提高你在上司心目中的地位。

(7)維護上司的形象。良好的形象是上司經營管理的必要因素。維護上司的形象也就是維護上司的領導權威和人格尊嚴。你應常向他介紹新的信息,使他掌握自己工作領域的動態和現狀。不過,這一切應在開會之前向他彙報,讓他在會上談出來,而不是由你在開會時大聲炫耀。上司形象好的時候,你的形象也會很好。

(8)積極工作。成功的領導者希望下屬和他一樣,都是樂觀主義者。有經驗的下屬很少使用“困難”、“危機”、“挫折”等詞語。他把困難的境況稱為“挑戰”,並製訂出計劃以切實的行動迎接挑戰。

(9)不要貶損同事。在上司麵前談及你的同事時,要著眼於他們的長處,而不是短處。否則將會影響你在人際關係方麵的聲譽。

(10)信守諾言。上司最討厭的是不可靠,沒有信譽的人。如果你承諾的一項工作沒兌現,他就會懷疑你是否守信。如果確實難以勝任,你要盡快向他說明。雖然他會有暫時的不快,但是也比最後失望時產生的不滿要好得多。

(11)關係要適度。你與上司在單位中的地位是不同的,這一點必須做到心中有數。不要過度緊密,甚至卷入他的私人生活之中。過分親密的關係,容易使他感到互相平等,這是冒險的舉動。因為不同尋常的關係,會使上司過分地要求你,也會導致同事們的猜測,可能還會有人暗中與你做對。任何把地位建立在與上司親密關係上的人,如同把自己紮在沙灘上。

與上司保持良好的關係,是與你富有創造性、富有成效的工作相一致的。

你能盡職盡責,就是為上司做了最好的事情。

與下屬和睦相處的藝術(1)接受下屬。下屬工作,目的之一就是獲得經濟報酬,其次是滿足精神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滿足對下屬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領導者,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下屬需要什麼。受傳統文化及計劃體製的影響,中國員工的人格帶有明顯的歸屬性,他們希望被組織、領導關懷,希望有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更希望自己的願望能夠在工作單位得以實現。下屬如果能感覺到領導的認可、接納和關心,就會把自己作為大家庭的一員,從而激發起主人翁意識。如果下屬都能找到歸屬感,群體的凝聚力就會大大增強,領導者的影響力也會明顯提升。

下屬經常是從非常細微之處感受自己是否被領導者接納的。比如,領導者是否能熱情地和下屬打招呼,是否能在餐廳裏和下屬同桌進餐,是否過問下屬的學習生活,是否偶爾也談談自己的興趣愛好、快樂與煩惱,工作上是否經常聽聽下屬的看法。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能產生極大的心理效應。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下屬就會感到自己是群體裏的一員,是被重視的,從而自覺地把群體的目標當作自己的目標,促進群體目標的實現。

(2)讚同下屬。對下屬適時適度地讚同是一種領導藝術,是不需要成本的激勵手段。

讚同有兩層含義,一是認同,二是讚美。人總是把認同自己的人當作知己,“士為知己者死”,被下屬作為知己的領導者同時必定是群體中的精神領袖。

讚美更是任何人都希望得到的精神享受。不論能力強弱,也不論職位高低,下屬都希望聽到領導的讚美。在工作中,下屬能否得到領導的讚同以及讚同的程度如何,往往是他衡量自身價值的尺度。獲得領導的讚同,下屬就會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從而產生更強的敬業感和責任感。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斯金納的強化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否重複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行為的結果。那些能產生積極或令人滿意的結果的行為,以後會經常得到重複。相反,那些會導致消極或令人不滿意結果的行為,以後得到重複的可能性很小。

讚美有著巨大的鼓舞力量。園藝家路瑟。柏班克以熱忱的口吻對花卉和盆栽說話,受到讚美的植物,比它的同伴長得更快、更好。

領導者如果能注意到下屬的哪怕是點滴的進步、良好的行為並加以表揚,這種行為就會得到強化,以後會重複發生;如果領導者對下屬的優點視而不見,這種行為就可能漸漸減弱直至消失。讚美是人際關係中最有效的潤滑劑,是領導者與下屙情感溝通的良方。領導者對下屬的認同和讚美,必將獲得下屬的信任,從而增進彼此的理解與合作,領導者的影響力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提升。

(3)賞識下屬。賞識比讚同具有更深刻的內涵,讚同是對過去行為的肯定,而賞識飽含著領導者由對下屬人格、工作能力等的信任而生發的對下屬的無限期望,期望下屬有更出色的表現,承擔更有挑戰性的工作,擔負更多的責任,這無疑會對下屬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領導者的賞識就是一種期待,如果這種期待能讓下屬清晰地感覺到,下屬就會去努力實現。

領導的態度、評價會比一般同事對下屬的認知產生更大的影響。當領導者對下屬寄予期望,認為下屬有更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時,下屬不僅將其看成是一般的讚美而滿足,還會認為自己能夠做得更好,從而激發出無限的成就動機。賞識激發出的成就欲不僅能真正確立領導者在下屬心目中的地位,融洽上下級關係,還會使下屬工作充滿生機,提高工作效率。

與同事和睦相處的藝術(1)對待分歧,求大同存小異。與同事有意見分歧時,一是不要過分爭論。客觀上,人接受新觀點需要一個過程,主觀上往往還伴有“好麵子”、“爭強奪勝”的心理,彼此之間誰也難服誰,此時如果過分爭論,就容易激化矛盾而影響團結。二是“以和為貴”。除非涉及原則,否則不堅持、不爭論,盡量回避矛盾。麵對問題,特別是在發生分歧時要努力尋找共同點,爭取求大同存小異。

(2)對待功利,保持平常心。許多同事平時一團和氣,然而當遇到利益之爭時,就當“利”不讓。或在背後互相讒言,或嫉妒心發作,說風涼話,潑髒水。這既不光明正大,於己於人都不利,因此對待升遷、獎賞等要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

(3)與同事交往保持適當距離。在一個單位,如果幾個人交往過於頻繁,容易形成表麵上的小圈子,讓別的同事產生猜疑心理,也容易發生糾纏不清的問題,遇到矛盾也不好處理。因此,在與同事交往時,要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形成小圈子。’

(4)發生矛盾時,要寬容忍讓。與同事發生矛盾時,要寬容忍讓,多從自身找原因,換位為他人多想想,避免矛盾激化。如果矛盾已經形成,自己確實不對,就要放下麵子,學會道歉,以誠感人。退一步,海闊天空。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就會發現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隔閡。

(5)嘴巴要緊,肚量要大。俗話說:話多失言。盡量多做事少說話。這樣做既可以讓自己多積累工作經驗,又可以讓繁忙的工作衝去多餘的時間,避免無聊時,閑談別人是非。同事之間相處久了,難免碰碰磕磕。雞毛蒜皮、芝麻豆粒大的小事,不要計較。得饒人處且饒人是最明智的抉擇。多一點沉默,少一點是非,予人快樂,予己方便。

(6)將心比心,與人為善。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我們。假如我們本著與人為善,將心比心的原則,以誠懇、友善的態度去對待同事,同事當然也會投桃報李,給予我們真誠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