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於斯18(2 / 3)

運氣總算垂青了我一回,那個主管人事的王副總經理一眼就看中了我。因為我在填表時盡管把自己的文化程度填成初中(本來我是大專),但疏忽了把字也寫成“初中水平”,望著我的那份由於疏忽而填得工整的求職表,那個後來才知道是省書協會員的王總馬上就破例把我聘為辦公室文員。我很是有些受寵若驚,跨入公司門口時,望著同我一起競聘“雜工”的人們,我宛若赴白宮就職的小布什,感覺特別好。

由於對書法的共同愛好,一有時間,王總就與我一起沉浸在晉唐漢魏碑帖之間,陶醉於正、行、草、隸、篆、諸體之中。省裏有什麼書法活動就帶我一起參加。正因為如此,我有機會認識了關山月、江柿楊、馮航等不少知名人士,結交了一大批誌同道合的書癡墨友。除此之外,王總對我的事業也關愛有加,沒過三個月,我便由辦公室文員升為信息部副經理、經理。半年之後,又被提升為總經理秘書。

後來,我在該公司的好日子由於王總的調走而變得陰雲密布。接手王總的是一個長得挺豐滿的姓蔣的女孩,據說蔣初中沒畢業便投身到廣州建設浪潮中。因趕上好形勢,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領子是越洗越白,一不留神,居然爬上了副總經理的寶座。

蔣尚未上任,便有好事者提醒我提防蔣,說是以前幾個“滿腹經綸”者均鬥不過蔣,被迫遠走高飛。我心裏忐忑不安,憂心這好日子會飛掉。

及待見了蔣,她果然高貴得如同伊麗莎白,見麵就是一番訓導,弄得我雲裏霧裏,點頭哈腰,應聲蟲般連連稱是。蔣顯然還滿意我的臣服,尤其是我的求職表上的“初中文化”。四個月過去,我雖然受了她不少冷眼,但慶幸在劫已逃,總算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期間,我白天小心翼翼上班,晚上和禮拜天則參加書法界的各種活動,什麼講座、筆會、研討會,隻要有時間,我必定前去。最耐人尋味的是我還初生牛犢不怕虎,利用了一個星期天的時間,在中山圖書館門口搞了一個氣氛極是熱烈的個人書展。老鄉們居然把鼓也抬來了,嘣嘣嘣地敲了一整天,引來了許多觀眾前來觀看品評。為此,廣州書法界的一些同誌深受感動,每次大小會上,都號召別人向我學習。有一位大記者還在報上作出評論,似貶實褒地稱我的這次熱情奔放的書展為“瘋子藝術”,給予了我本人很高的評價。認為作為一個外來打工者,在生存都顯得困難的情況下,尚堅持練習書法,確實難能可貴。這種勇於拚搏,對書法執著追求的精神過去需要,現在需要,將來同樣需要。

就在我自己為自己感動時,蔣不知從什麼地方探知我喝過一些墨水,認為我對她的地位構成了威脅,便不時對我橫挑鼻子豎挑眼,令我無地自容。人不能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蔣的三番五次無端訓斥終於惹怒了我,和她作了一番激烈地頂撞後,我憤然辭職,拂袖而去。令我終生難忘的是,就在我走的那天,數十名書友趕來接我,致使公司二樓窗戶擠滿了看熱鬧的腦袋。一刹那我百感交集,淚如泉湧。

我又融入了艱難的求職的茫茫人海之中。不久,一家廣告公司看中了我的書法和文筆,特聘我為廣告文案,我有幸又開始了新的生活。

愛的思念

昨天晚上,我一個人呆在家裏欣賞上世紀末的一部好萊塢商業電影——《泰坦尼克號》。

影片通過大量的高科技手段,較為逼真地再現了1912年發生於北大西洋的那場海難,以及在這場海難中產生的一個永不沉沒的愛情神話:在海難悲劇的大背景下,身在富貴又偏好自由與精神生活的沒落貴族女子羅絲,不滿於母親安排的世俗的婚姻。在赴美國完婚途中陷入絕望,徘徊於後甲板時與年輕貧窮卻熱情而富於藝術氣質的流浪漢傑克相遇。兩人由相識而相愛,又由相愛而許諾靈魂的長相廝守。在人人逃生的時光卻一次又一次舍生求死,相擁於冰冷的海水中。那種生離死別,相依不舍的情景,讓我整個晚上被深深地感動了。

窮小子愛上富家女的“灰姑娘”情愛童話,我們不知看了多少!但是,這類題材為什麼在《泰坦尼克號》中能如此令人感動。

是我們對青春愛情的那種花好月圓結果的強烈期待!年輕、純真、一貧如洗的畫家邂逅了美貌與富有的與未婚夫同行的上流社會小姐。但環境卻不允許他們相愛,他們的青春、愛情、生命就這樣無助地橫置於盲目的、巨大的而自以為是的控製力量之下,以至於我們在觀看影片時要時時刻刻為夾在自然災難與人間壓迫之間的這對戀人捏一把汗。因為戀人不知道“泰坦尼克”號行將沉沒,可我們知道;戀人為愛而爭,可我們知道他們沒有明天,任何努力都是一場空。再高級、再花哨的新科技所渲染的愛情故事越驚心動魄、扣人心弦,觀眾的心情就越是絕望。他們所有的年輕、美貌、純真、熱烈、浪漫等因素都具備了,就是不具備希望和未來,隻有令我們無限唏噓的永訣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