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吃小島的怪魚
“
間諜島”的偵察係統自從設立以來就非常有效地發揮作用。可是有一天島上的訊號突然中斷了,美中央情報局對此十分震驚,懷疑是被蘇聯的間諜機關派間諜給破壞了,於是就派了一艘小艦艇去偷偷地調查此事。
南太平洋曆來是國際上的交通要道,因而成了人們爭奪的主要航道。美國人選擇了一座500多平方米的珊瑚島,在上麵偷偷地設立了海麵遙感控製器,隨時與美國的間諜衛星保持聯係,以監視過往的船隻和往來的飛機、艦艇。
由於它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中央情報局便把這個小島命名為“間諜島”。
“間諜島”的偵察係統自從設立以來就非常有效地發揮作用。可是有一天島上的訊號突然中斷了,美中央情報局對此十分震驚,懷疑是被蘇聯的間諜機關派間諜給破壞了,於是就派了一艘小艦艇去偷偷地調查此事。
等到調查人員來到這片海域的時候,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那座珊瑚島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這座珊瑚島消失了呢?專家們紛紛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認為是地震把小島給震到海裏去了;也有人認為是蘇聯人在底下埋了大批的炸藥,把小島給炸沒了,但是這些可能被一一排除,原因是這座小島一直處於衛星雷達的嚴密控製之下,這些行動不可能不被發現。
這確實讓美國專家大費一番腦筋,苦苦思索也沒有得出什麼結果。
類似事情在南太平洋海麵上時有發生。澳大利亞海內就有幾座小島失蹤了,於是澳大利亞政府就專門組成一個調查小組對此進行調查。調查很快就有了結果,他們很快就找到了小島消失的原因。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讓小島丟失的凶手竟是一種奇怪的魚。
這是一種很大的海星魚,它們像盤子一樣,直徑有的達到1米多長,周身長了16條鋒利的爪子,上麵布滿了毒刺。這種海星魚能夠排出一種毒液,用來軟化包括珊瑚礁在內的小島。這種海星魚非常喜愛吃珊瑚島和珊瑚蟲,而且肚量還特別大,一夜能吃掉兩平方米的珊瑚礁。
它們能夠把珊瑚礁底部的根咬斷,使珊瑚礁讓海浪衝走或者被它們直接吃掉。美國的那座“間諜島”就是被這一種海星魚吃掉的。因為這個小島麵積小,隻夠750條海星魚一晝夜的食物。
角蜥之謎
角
蜥僅分布於美國西南部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和墨西哥的沙漠中,主要棲息在平原幹燥沙地上。它的身體可以向前爬行,體刺能夠如同鋤頭一樣挖掘沙土,堆壘在背部,然後潛入沙中,僅露出頭部休息,或伺機捕食昆蟲。它的鼻孔內有膜,可以防止沙土灌入鼻腔。
角蜥的身體很像蟾蜍,所以也叫角蟾,但它實際是一種蜥蜴,與鬣蜥的親緣關係較為接近。它的體長大約為7.5厘米~12.5厘米,因為它渾身被甲,長滿了刺狀的鱗片,在頭部的背麵兩眼上方還有8個放射狀排列的尖刺,體表長有粗糙的鱗刺,所以得名角蜥。它的體形扁平,軀幹呈橢圓形;頭部較短而端圓,寬度和高度幾乎相等;頸部粗短;四肢也較短;尾巴不算太長,柄寬而端尖,不像其他蜥蜴那樣容易脫落以逃避敵害。頭部為紅褐色,下部為黃色,略綴褐色的斑點。身體的背麵為暗沙色或皮黃色,喉部的兩側各有一個與背部斑點同色的大斑點,刺的顏色均為褐色。雖然它的長相十分凶惡,全身的短刺也仿佛很銳利,但其實這些都是它的一種偽裝,主要用於防禦,並沒有攻擊作用。
角蜥僅分布於美國西南部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和墨西哥的沙漠中,主要棲息在平原幹燥沙地上。它的身體可以向前爬行,體刺能夠如同鋤頭一樣挖掘沙土,堆壘在背部,然後潛入沙中,僅露出頭部休息,或伺機捕食昆蟲。它的鼻孔內有膜,可以防止沙土灌入鼻腔。它是一種變溫動物,白天陽光灼照的時候,需要在沙土下躲避曝曬,夜間天氣較涼,它也要藏身於沙地中保持體溫。隻有在溫度適宜的時候才出來活動、覓食。
角蜥還因為擁有三件防禦敵害的法寶,所以能夠在沙漠地區自如地生活。它的第一件法寶是具有很好的保護色,還具有“擬態”的本領。擬態就是動物利用形態、斑紋、顏色等跟另外一種動物、植物或周圍自然界的物體相似,借以保護自身,免受侵害。由於角蜥的體色與沙漠環境的色調一模一樣,身體上的棘刺看上去也很像植物的枯刺,使那些凶猛的大型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很難發現,因而遭到敵害的襲擊機會就大大地減少了。如果敵害來臨,它就立即左右晃動身體,迅速地鑽進沙土,開始是斜著頭部向下鑽,然後搖動著尾巴,使全身都鑽進去。不久,它又會將頭部露出來,察看一下外麵的動靜。如果敵害已經走遠,就再從沙土中爬出來。這種本領不僅可以幫助它對付敵害,還能夠迷惑獵物,使它們隻要待在一處不動,就可以坐等食物上門,將那些喪失警惕的獵物大口吞食。角蜥的食物主要是螞蟻及其他昆蟲。它很少飲水,並且很耐幹渴,主要在食物中獲取水分,或飲露水等。它頭部後方的刺粗大銳利,身體和尾巴上也布滿了刺,這些刺不僅能夠自衛,還有一種奇妙的功用:如果它往水裏浸一下,水就會進入小刺之間的凹陷處,再從那裏的縫隙進入皮膚上的小孔,然後流向頭部。在它的嘴角旁有收集水分的小囊,水就儲藏在那裏。如果遇到天旱缺水,它隻要輕輕地動一下頜部,水滴就會從小囊裏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