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怪獸12(2 / 2)

沃費茲博士說:“它就如我們的育嬰室一般,那些女‘鳥人’就坐在那些蛋上,使它們保持溫暖。”在其中一個角落,一個嬰兒用它那隻長牙將蛋殼弄開,破卵生了出來。

探險隊員懷著驚奇的心情在那裏觀察了一段時間。

大家發現那些女“鳥人”在懷孕6個月後便生下一枚大蛋,接著它們再把蛋孵化3個月,直至嬰兒出生為止,9個月的孕育過程才告完成。這時,做母親的就和常人一樣,用母乳哺育嬰兒。

當探險隊離去的時候,那些卵生的“鳥人”送給他們很多蚯蚓,還發出鳥鳴的聲音歡送他們。

奇怪的“鳥人”,奇特的卵生人,又留給人類一個不解之謎。

生活在河岸上的怪魚

勒伸手抓了一條“蚯蚓”,捧在手裏仔細地觀察,卻聞到“蚯蚓”身上有一股魚腥味。米勒又感到奇怪了:“怎麼會有魚腥味?難道這不是蚯蚓,而是什麼魚嗎?”米勒再次認真“審視”這個奇怪的生命,終於確認這東西真的不是蚯蚓,而是一種長得像蚯蚓的魚。

亞馬孫河是南美洲最有名的河流,它是由兩條河彙流而成的。一條是索裏美耶斯河,河水清澈純淨;另一條是內格羅河,這條河卻與索裏美耶斯河的水質正好相反,又髒又臭,水都是黑色的。內格羅河水質不好的原因,倒不是當今世界流行的工業汙染所致,而是因為內格羅河流經一大片熱帶叢林。叢林裏,人跡罕至,每年都有大量的樹葉落下,然後卷入內格羅河中,遇水腐敗的樹枝、樹葉中含有大量的單寧酸,導致河水中沒有任何動物能夠生存,被人們視為生命禁地。

一天,有三位科學家不畏艱難,長途跋涉到內格羅河的支流塔魯曼辛果河,沿著河岸向前行走時,看到汙黑的河水不斷往前流淌,河的兩岸堆滿了大量腐敗的樹葉,散發出一股刺鼻的酸臭氣,難聞極了。

到中午的時候,他們又餓又渴,於是決定找個地方休息一下,稍作調整再走。可是,找來找去,竟然連一塊幹淨的地方都找不到,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汙黑髒爛的腐葉。

動物學家米勒見此情景,氣呼呼地用手中的棍子撥拉地上的樹葉:“這是什麼鬼地方,連塊幹淨點的地方都找不到!”

米勒一撥拉,竟然發現樹葉底下有東西,還在緩緩地蠕動。這一發現讓米勒大吃一驚。開始他以為那是蚯蚓,但這也夠可以的了。在這被視為生命禁地的地方居然有動物存在!這個發現讓米勒振奮不已。他連忙大聲招呼同伴來看看他的驚人發現:“嘿,你們快過來看呀!我發現了幾條蚯蚓!誰說這兒沒有生命存在!”考古學家戴維和地質學家哈森一聽,也感到萬分驚奇,連忙跑過來看個究竟。

米勒伸手抓了一條“蚯蚓”,捧在手裏仔細地觀察,卻聞到“蚯蚓”身上有一股魚腥味。米勒又感到奇怪了:“怎麼會有魚腥味?難道這不是蚯蚓,而是什麼魚嗎?”米勒再次認真“審視”這個奇怪的生命,終於確認這東西真的不是蚯蚓,而是一種長得像蚯蚓的魚。

米勒以前也從未見過這種怪魚:身體細長,渾身發紅,沒有魚鱗,眼睛也沒有,頭前麵長著幾根長長的觸須,這是怪魚在層層腐葉中前進的“眼睛”。

米勒根據這幾根觸須,斷言這怪魚應屬於鯰魚類。

戴維和哈森聽了米勒對怪魚的分析,也同意米勒的看法。不過,他們對此又提出了質疑:“鯰魚類的魚雖然也能在短時間內離開水,而生活在潮濕陸地上,或者爛泥漿中,但它最終還是要回到水中生活的,否則就會死掉。這種魚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米勒一聽,也覺得深有同感。於是他們決定動手試一試。

三個人一時間也忘掉了饑渴,興致勃勃地把找到的幾條怪魚一起弄到汙黑的河水中,岸邊的水很淺。他們認為,若這東西是魚的話,一接觸水,就會立刻遊走,不想,事情的發展卻恰恰相反。那怪魚一接觸到汙黑的河水,非但不往河中逃去,相反卻有如大禍臨頭一般,紛紛搖動著觸須,以最快的速度爬上岸來。一接觸到那潮濕的腐葉,它們似乎才安定下來,又慢慢地蠕動開了。

米勒他們見此情景,感到十分奇怪,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於是,他們又重新把怪魚們扔進水中,可是那些怪魚一接觸到河水,就慌不迭地往岸上爬。米勒他們試了好幾次,結果都是一樣。

這一發現讓米勒三個人迷惑不解。接著,米勒不禁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這種“魚”不能生活在水中,隻能生活在灘塗上。可是,一到夏天,雨水泛濫,這片灘塗都會讓雨水淹沒,時間長達幾個月,那麼,這種怪魚又將棲身何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