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武田的猛牛(1 / 2)

天文二十一年(1552)7月1日,高遠城。

全身盔甲的武田氏年輕的侍大將,年僅25歲的秋山信友站在城樓上,遠眺城外不遠處的內島軍勢,思緒起伏不定。

信友的父親秋山信任原是武田氏的敵人,降服信虎後成為他的家臣,信友從小做為人質生活在甲府,因為信虎暴虐嗜殺,所以信友的童年過得是戰戰兢兢,生怕哪天惹得信虎不高興了隨手一刀把他給劈了。

而武田晴信謀反時,信友剛剛元服成為武田氏的家臣。第二年的諏訪侵攻戰也就順勢成為了他的初陣,因為作戰勇猛,又善於謀略,十九歲時的信友就與馬場信春(即信房)、內藤昌豐等年級較長、出仕時間也久的名將同時成為領五十騎的侍大將,也是當時武田氏家臣中最年輕的侍大將。

成為侍大將沒過多久他就擔負起武田家在伊那地方的內政與軍事任務,因為武田氏在伊那的領地僅有高遠城附近一帶,遠未統一,所以不能被任命為伊那郡代,僅被武田晴信任命為高遠城代。

內島軍勢於昨日開始圍城,如今高遠城的水源已被切斷。信友令人在城內挖井,不過高遠城是平山城,挖井也很難湊效。

諏訪一帶被武田氏平定後並無其他強力大名,所以武田氏的軍事資源一直放在信濃中北部,即深誌城一帶,防禦北信濃強力豪族。

而內島氏入侵伊那算是事發突然,城中儲備的戰略物資並不多,估計隻夠千餘人防守兩到三個月。

眺望良久,秋山信友歎一口氣吩咐近侍道,“平四郎,通知城內諸人舉行評議。”

“是,大人。”距離信友不遠處的武士領命而去。

。。。。。。。。。。

高遠城下,內島氏理與木曾義康、小笠原長時及幾位重臣豪族也騎著馬立於城外較高處,向戰場觀望。

內島氏理手持南蠻人贈送的單筒望遠鏡遠望片刻後遞給小笠原長時,“長時兄,你用這個看看。”

小笠原長時第一次見到這玩意,拿過來照著氏理的樣子使用,剛放在眼睛前就“咦”了一聲,馬上放下。看看四周,然後又舉起觀看。

“這是南蠻來的東西,可以將遠處的東西拉近了看,在戰場上用這個看遠處的東西會清晰很多。”氏理笑道。

“這可是好東西啊,高遠城內的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小笠原長時非常驚訝,他看了一會,又將望遠鏡交給旁邊的木曾義康。

“我在界(土旁)町的時候見過幾位南蠻人,殿下的領地內也有南蠻人嗎?”木曾義康接過望遠鏡剛看時也嚇了一跳,他問道。

氏理點頭笑道,“有,我領內有些商人在跟他們做生意,南蠻人有一些新奇的東西在日本是沒有的,很不錯。”

眾人均依序用望遠鏡將戰場四周視察了一遍。

信濃國多山,高遠城原本是高遠賴繼的居城,正好處於伊那盆地的中心地帶,若是要進入諏訪,這裏必須先行攻下,否則隻要武田氏從高遠城出兵,便能馬上截斷內島軍勢的補給線,實在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的高遠城與之前做為高遠賴繼的居城時相比已經有了一些改變,在武田氏得到高遠城後,山本勘助於天文十六年(1547)曾經增築過一次。

高遠城是平山城,平山城是戰國時很多築城師綜合了山城與平城的兩種不利之處後(平城不利防守,山城不利在城附近興建發展農商設施),提出的新式城池。城池主體依山而建,城主和武士的居所以及防守設施都建在山上,一旦發生戰爭,則進入城內防守,不過城下町會建在平原部分,和平時期大家也在平原地帶活動,所以城下町的發展相對也不會受到很大限製。

因為增築時的綜合實力所限,高遠城的規模不是很大,僅僅是一座中型城池,在規模和堅固上尚不能和內島氏理興建的第一座城池高山城相比。

“高遠城雖不大,不過在武田氏家臣的領導之下,城內倒是井然有序,未見有絲毫驚慌失措之舉。”三木良賴說道。

“是啊,隻是不知道待會戰爭打起時,是否還能如此鎮定。”瀧川一益笑道。瀧川一益對於鐵炮不僅自己使用有天份,在傳授別人技巧時同樣有天份,如今他所率領的一備250名鐵炮兵中的75名射擊手,準度基本上能做到五十米不脫靶,平均成績已多次超越同為鐵炮奉行的成瀨正成。此次出征,他也是信心滿滿。

眾人聞瀧川之言不禁相視一笑。

而在此時,山下氏勝接到忽見回稟,從本陣中疾馳而來。

“殿下!忽見回報,武田晴信已於昨日率兵六千從深誌城南下諏訪。”氏勝下馬後稟報。

氏理“哦”了一聲,問道,“長尾景虎那邊有沒有消息傳來?”

“長尾大人在保福寺卡一帶駐紮,與武田氏駐守深誌城的飯富虎昌四千軍勢對峙。”

內島氏理點點頭,道,“辛苦了,氏勝,讓忽見再去探察,每半個時辰一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