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嬉笑怒罵之間暗藏詭詐(2)(1 / 3)

孫權說:“這是不是曹操故意說的大話呢?我想他不可能有這麼多兵力吧。”

諸葛亮說:“我看還不止這些。曹操的兗州親兵有二十多萬,在中原新招的又有三四十萬,他滅了袁紹又得降兵五六十萬,現在又得荊州兵二三十萬。據此估計,大約不止一百五十萬以上。我方才說一百萬,是怕嚇著江東諸文武啊!”

魯肅聽了諸葛亮這番話,嚇得臉都變了色,直向諸葛亮暗使眼色,可諸葛亮卻隻裝作沒看見。

隻聽孫權又問:“請問先生,據你所知,曹操部下有多少戰將?”

諸葛亮回答說:“善謀之士加上善戰之將足有一兩千人。”

孫權沉思片刻,心情沉重地問:“據先生觀之,曹操平定荊楚之後還有別的企圖嗎?”

諸葛亮心想,我知道你關心的就是這個。我若不說曹兵勢大。你豈能如此擔心?曹操若進攻江夏,你也隻能隔岸觀火了。於是諸葛亮借機說道:“曹操如果僅是為了平定江夏,豈用動此幹戈?另外他沿江下寨,準備戰船。其下江東之意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孫權問:“如果曹操有侵我江東之意,我與他戰與不戰?請先生為我拿個主意。”

諸葛亮暗笑,心想:你戰與不戰是你們江東的事,我怎能拿主意?你既然問,我不妨激一激你。

諸葛亮說:“我有一句話,隻是不知道將軍願不願意聽。”

孫權認真地說:“我願意聽一聽先生的高見。”

諸葛亮一本正經地說:“當初宇內大亂,將軍起兵於江東,劉備收眾於漢南,想與曹操爭天下。曹操芟除大難,漢地基本平定。如今又得了荊州,威震四海。在這種態勢下,蜀漢縱有英雄與之爭衡,也沒有其用武之地。我主遁逃於江夏,便是此因。將軍宜量力決斷。如果您覺得能與曹操抗衡,那就下決心與其宣戰。如不能取勝,不如早依謀士之論,按兵束甲投降曹操,也不失封侯之時,若臨事無斷,那為禍可不小啊!”

孫權問:“先生說的極有道理。劉豫州為什麼不降曹?”

諸葛亮心想,我隻說他不可臨事無斷,降與不降由他選擇。他既問我劉備為何不降,我可要借頌揚我主之機來譏諷、刺激他了。於是慨然道:“我主劉備是什麼人物?他是帝室之胄,英才蓋世,眾人仰慕的英雄。當初,田橫守義而不受辱,真乃齊之壯士也。我主大業不成乃天意,怎能屈身甘居人下呢?”

孫權一聽,覺得諸葛亮這話有些不對味。心想,你主劉備是英雄,寧死不辱降於曹,可你卻勸我降曹,這不明明是在羞辱我嗎?剛要發作,但回頭一想,人家諸葛亮也沒說非勸我降不可,降與不降由我來定,隻是勸我臨事不可無斷。況且又是魯肅請來的客人,隻好忍住怒氣,一甩袖子離座入了後堂。

諸葛亮見孫權一甩袖子而離去,知道是因為他受不了羞辱,心想:由此可見,孫權的確是個性格剛烈的人,他現在已經知道投降曹操是件羞辱的事,看來他是不會降曹了。

事實上,果然如諸葛亮所料。

14巧妙地激起對方的羞恥之心

用妙語巧激對方是謀略中常用的言策。在軍事中,對下,在統禦策中體現為“激將之法”;對上,在言諫策中可用來以語激主;在外事、社交言事活動中均可廣而用之,且激法各異。

諸葛亮出使東吳,意欲聯合東吳共同破曹,他首先說服了孫權,之後又要說服江東的主要決策人物周瑜。

這天,魯肅引諸葛亮來到周瑜府上。周瑜出中門把諸葛亮迎入。三人剛坐下來,魯肅便迫不及待地問周瑜:“如今曹操驅軍虎視江東,我們是戰是和,主公就專候你的主意了。不知賢弟是如何考慮的。”

周瑜暗想:諸葛亮來我江東,一定是要借我江東之力破曹以自救的,可現在卻以江東客人的身份與我談話,這魯肅是怎麼搞的!憑我江東實力及長江天險,拒曹操是沒有問題的,不與劉備合作也與我無損。他劉備若向江東求救,也該明言才是。待我逼諸葛亮說出他來此的實情。於是回答魯肅說:“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南下,其出師有名,拒之則不順。況且曹軍勢大,更不能妄動兵戈。戰則必敗,降則易安。我已打定主意,明日見了主公,馬上便遣使去江北議降。”說罷,用眼角瞟了一下諸葛亮。

諸葛亮未動聲色,魯肅卻忍不住叫道:“江東基業,已曆三世。怎能輕易送給他人?伯符(孫策)臨終將外事全部托付與你,現在上下都仰仗將軍保全國家,怎能從眾懦夫之見呢?”

周瑜一本正經地說:“江東六郡生靈無限,若罹兵舉之禍,民眾一定歸怨於我。我也是為江東百姓著想啊?”

魯肅說:“差矣,以將軍之才,長江之險,曹操未必能得逞。”兩個人一真一假地爭論著。諸葛亮在旁隻顧品茶,不時發出幾聲哂笑。

周瑜一見諸葛亮一言不發,暗想,我說假話是用來誘諸葛亮的,可他卻那麼沉得住氣。不如我撩撥他幾句。遂避開魯肅話頭,問諸葛亮說:“先生為什麼一言不發,隻顧冷笑?”

諸葛亮心想,我是笑你真會做戲!放下茶盅回答道:“我不是笑你,是笑子敬不識時務。”

魯肅認真地問:“先生怎說我不識時務?”

諸葛亮說:“公瑾要降曹操,其理然也。”

周瑜怕魯肅再從中搶話,馬上說:“孔明乃識時務之人,一定與我同心。”

諸葛亮心想,周瑜這是要封我說話之口啊,我若答應他降曹,下步如何與他商議破曹之事?但既然他這麼說,我不如以反語激他。於是順著話茬說:“曹操極會用兵,天下誰人可與他相比?當初,呂布、袁術、袁紹、劉表雖敢與他相爭,但終不是他的對手。我看天下再無與曹操抗衡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