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咎帶領士兵衝出城門,渡過汜水,高聲呼喊著衝向漢營。殊不知,這正中了漢軍的計謀。曹咎的士兵剛渡過一半,漢軍強兵壓境,迎頭痛擊,在水上把曹咎打得潰不成軍。
曹咎和長史司馬欣被逼到汜水上拔劍自殺。成皋頓成一座空城,被劉邦大軍所破。
麵對不同的被激對象,有時簡單地否定、貶低收效甚微,還需要“激中有導”,用明確的或誘導性的語言,把對方的熱情激發起來。大家可能覺得用智激別人上當很正常,丈夫激夫人,可能就算是新鮮事了!但劉備智激夫人,不僅喝退了追兵,且使夫人不被其兄孫權擺布,從此死心塌地跟隨自己。
劉備與夫人孫尚香以江邊祭祖為名,騙得吳國太同意,慌忙離開南徐。
剛奔到柴桑界首,不料周瑜也恐劉備逃走,早派徐盛、丁奉在此攔住去路。
趙雲忙將孔明給的第三個錦囊拆開,獻與劉備。劉備看了,急來車前泣告孫夫人說:“昔日吳侯與周瑜同謀,將夫人招嫁劉備,實非為夫人計,乃欲幽困劉備而奪荊州耳。奪了荊州,必將殺備。昨聞吳侯將欲加害,故托荊州有難,以圖歸計。幸得夫人不棄,同至於此。今吳侯又令人車後追趕,周瑜又使人於前截住,非夫人莫解此禍。”
夫人知了實情怎不發火,她大怒說:“吾兄既不以我為親骨肉,我有何麵目相見乎!今日之危,我當自解。”於是叱從人推車直出,卷起車簾,親喝徐盛、丁奉說:“你二人欲造反嗎?”二人慌忙下馬,聲喏於車前說:“安敢造反。為奉周都督將令,屯兵在此專候劉備。”
夫人說已奉母親、哥哥之命回荊州去,並大罵周瑜,喝令推車前進。徐盛、丁奉自思:“我等是下人,安敢與夫人違拗?”又見趙雲十分怒氣,隻得把軍喝住,放條大路教過去。
夫人已同意出奔,有追兵請她出麵喝退便了,為何孔明教劉備用智激之?
夫人雖同意出奔,但她與劉備處境不同:她終究是吳侯之妹,大不了就回去,沒有什麼了不起;而劉備如回東吳,即使有國太幫助,沒有性命之憂,但從此被軟禁,永無出頭之日。不僅是為退兵,也為了使夫人死心塌地跟隨劉備,這就有必要說明真相,用詞激之。
夫人嫁劉備,是美女配英雄,當然一見情投意合,但夫人為何嫁劉備,個中原由,夫人一直蒙在鼓中,不知是哥哥用她做政治上交易的香餌,還認為這是哥哥對妹妹的關懷呢。劉備一說明真相,哥哥既不以她為骨肉,她又有何麵目與之相見,這樣可使她更堅決站在劉備一邊,喝退追兵的火氣更猛,徐盛、丁奉等更不敢違拗。
說白了,“激將法”實際上是一種詐,因此,在運用“激將法”時,一定要注意區分對象,根據性格特征因人施法,猶如對症下藥,方能於病有益。否則,隻會白費唇舌、枉費心機。一般說來,被激者必須是直心腸,受不了語言的進逼和眾人的輿論壓力的人。處事老練的人,一般不要去激他,因為很難成功,而且對他們用此法,有時會弄巧成拙。
在運用“激將法”時,還要看準時機。出言過早,時機不熟,易使人泄氣;出言過遲,又成了“馬後炮”。除注意把握時機外,還要注意分寸,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就會猶如隔靴搔癢;但言語過於尖刻,也會使人反感。因此,運用“激將法”要靈活。
19運用智慧,雖死猶活
人沒有什麼也不能沒有智慧,因為智慧可以衍生出很多東西,比如,計謀、策略、手段等等。可以說,隻要靈活地運用智慧,很多難題都會迎刃而解。下麵兩個故事就充分說明了智慧的重要性。
故事發生在戰國時代的齊國。
蘇秦是當時威震天下的著名人物。在戰國時代,秦、齊、楚、燕、趙、韓、魏等七國稱雄,而以秦國實力最強。洛陽學者蘇秦曾到秦以外的六國去遊說,倡議他們聯合抗秦,於是六國共同封他為宰相。他在燕國住了較長一段時期,出了很多好的計謀,很受燕王的重用。後來到了齊國,齊王也很信任他。齊國的許多大夫和蘇秦爭寵,最後竟派人去刺殺他。
在一個初夏夜晚,蘇秦正在書房裏讀書。忽然,從窗口閃進一個黑影,還沒等蘇秦叫出聲來,一個蒙麵人就已躍到眼前,揚起利劍直刺胸膛。蘇秦慘叫一聲“救命啊--”就跌倒在椅子上。頓時,蘇秦的衛士從四麵圍了上來,刺客來不及補上一劍,慌忙返身躍出窗口。